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住建部副部长:国家将会出台政策保护购房者利益

2013-03-13 07:58  朱敏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税。这个在十年前对很多国人还很陌生的词汇,如今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坐飞机要缴燃油附加,在超市里买东西要缴增值税,去饭店吃饭要缴营业税。税已经深深潜入了我们社会的血液。

在今年两会上,有关税的话题在第一时间就占据了媒体的焦点。有代表、委员说,工薪阶层不应该缴纳薪金个人所得税。接着,又有委员提案,开征遗产税,500万是起征点。而国五条细则的出台,更让房产税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程度。今天的《首席记者问两会》中,记者季苏平将深入两会会场,探讨话题《那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税》。

探讨话题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该不该再提高?

最先发声的是车坛奇人,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他说,应该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紧接着,中国首富,全国政协委员宗庆后一到北京,就发布了自己的"个税"宣言:工薪阶层应该免交个人所得税,而工薪阶层的标准放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年收入在20万以下的全算:

宗庆后:个税收入当中60%是工薪阶层的,应该是3.6%,大概3千亿左右,我觉得政府少开支点,这点钱就省下来了。

中国海运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李绍德也在为自己领域的人们争取免征个税的权利:

李绍德:我专门有提案,希望对国际海员免税。世界上都对海员予以减免。中国最早实行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是800块,我们国际海员就是4000块,但是现在整个提高2000块,国际海员还是4000块。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提案都有些业余。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回应,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经让纳税人从9000万人减少到3000万人,继续提高起征点,已经没可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建议,应该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贾康:我们的现在个税最主要的就是工薪阶层构成的。为什么呢?代扣代缴,大家跑不了,工薪阶层里面有低端也有高端,像打工皇帝可以高到年收入几千万,为什么要免他呢?关键是要是把非工薪其他收入拉进去,做调节,当然最好同时配上所谓定向扣除,按照家庭赡养系数。

探讨话题2、遗产税能不能开征?

中国人的文化里,每当谈到遗嘱,遗言,遗产什么的都很忌讳,但是本届两会却有委员抛出话题,建议国家立法开征遗产税,能有效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遗产税该不该开征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先后抛给宗庆后、杨元庆时,要么直接拒绝,要么顾左右而言他:

记者:那您怎么看遗产税?

杨元庆:更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问题,让更广大的民众能有消费能力,我不是说不可以去讨论其他方面的问题,房产税啊、遗产税啊都可以讨论。

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在去年底深圳传出遗产税的风声时,巨额寿险保单不断出现,其中不乏亿元的天价保单。原因很简单,寿险不用交遗产税。不过这样的提案从技术角度上说离现实的距离还很遥远,场外财经专家叶檀说:

叶檀:现在确实还没有条件,我们的财产也没有公开,也没有实行申报制度。所以现在实行遗产税的话,遗产税还是征收不上来。

探讨话题3、围绕房子的税还能有多少?

就在两会开始前,国五条细则出台,个人出售房屋所得差额的20%,立刻引爆市场,有人担心20%的所得税最终由购房人承担,间接推高了房价。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回应,将出台政策保护购房人利益:

齐骥:首先所得者赋税,就像工资所得税,谁拿到了经营性的收入,谁去这个所得税。所得者本身,你是先违纪违规,当然如果这种现象确实出现了,我们将来还会有对于购买者利益的保护措施出台。

围绕房子的税还有很多!最为人所熟悉的是房产税。这个话题沸沸扬扬地讨论了两年。从重庆、上海开征以来,扩围的呼声就没停止过。不过两个试点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全国政协委员白重恩解释两种税是不同的:

白重恩:房产税是保有环节中收税,房产销售的所得税是在销售环节中纳税,他们对人们的行为影响会有不同,那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效果,就是对房价起到一定抑制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海地产主席孔庆平坦言,房产税开征只是时间问题:

孔庆平:房地产税也就是中国没有,所以迟早还是应该推行的,关键就是一个度。(记者朱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