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两会前瞻:“大部制”推进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2013-03-01 11:40  周锐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大部制”推进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中新社记者 周锐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2月28日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并建议国务院将该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在方案中,“服务型政府”、“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要点引人注意。全国两会上,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将拉开序幕。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三权分设”、“部门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结合”以及“对职能交叉重叠、矛盾问题突出部门的调整”将成为本轮“大部制改革”的三大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机构已经历6次较大调整:1982年的改革致力于干部年轻化;1988年致力于政府职能转变;1993年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1998年是消除政企不分;2003年改革的目标锁定公正透明、廉洁高效;2008年的思路是突出公共服务,推进“大部制”改革。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新一届政府的上任往往是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启动的时间窗口。正因为如此,两会开幕前夕,围绕着大部制改革的话题提前“升温”,“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等消息也在坊间热传。

对此,迟福林表示,实行“大交通体系”条件应比较成熟。但“大部制”改革的关键不在于部门合并这一“变大”的形式,而在于以此为载体的行政权力结构的优化。

5年前,国务院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5个“大部”。但一些被合并到一块牌子下的部门却依然未能实现真正融合。

有基于此,迟福林今年1月份在高层主持的一次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大部制”改革仍有待破题。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醒说,虽然现在人们热衷于讨论部门的调整,但如果行政机构的调整不能带来政府定位由”管制”向“服务”的转变,那么无论是“大部制”还是“小部制”都没有任何意义。

官方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昨夜发布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就明确指出,“行政体制改革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段表述,意味着官方延续了“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改革思路。迟福林指出,“放权”、“限权”、和“分权”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主线。

对此,十八届二中全会亦做出安排。就如何“放权”?公报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就如何“限权”?公报指出,要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

基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原则,迟福林描绘出“分权”的路线图:国务院强化各个部委的决策主体职能;事业机构通过改革,参与法定化、专业化行政执行系统的建设;综合性的监督机构超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

不过,刘迎秋强调,上述图景从构想到绘制完成还需时日。目前,各级官员对“政府究竟应该干什么”这个问题仍有认识上的分歧。这种分歧正是部门调整推进艰难的根源。

迟福林也指出,“大部制”改革的突破有赖于改革总体设计,在总体方案尚未出炉的情况下,当前的改革应着眼于对职能交叉重叠、矛盾问题突出的部门进行机构调整,而不应急于全面推进。

不过他表示,本次两会仍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对“大部制”改革“优化权力结构”目标的定位会更加清晰;组合新部门会更注重内部协调;“大部制”改革相关配套措施也有望逐步推出。(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