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珍:拾千万巨款不动心
2019-01-18 09:59:35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困难重重不言片语

捡到一个包,还给失主,在徐丽珍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包里有1300万元的巨额钱财。直到一批又一批的记者前来采访,徐丽珍才突然觉得这是件“大事”,于是打电话回家报告了这个“奇遇”。

“天啊,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无论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在外读书的哥哥和务工的姐姐,都这样惊叹。1300万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即使只是1万元的酬金,也能够改变这个贫困农家的现状。但听到徐丽珍谢绝了那笔酬谢,一家人在电话里都说“你做得对”。

但是,钱却一直是这个家庭的大问题。直到如今,徐丽珍一家仍然住在寿宁县凤阳乡基德村一栋已建近百年的旧房中,屋子里像样的家具没几样;哥哥上学欠下的几万元钱至今还没有还上;为了补贴家用,除了丽珍姐妹俩长年在外打工,连母亲也常在农闲时分到附近的县城当保姆。

父亲徐传寿还记得,3年前,他过50岁生日时,徐丽珍寄回了外出打工积攒下的第一笔700元钱。“小妹(家人对徐丽珍的昵称)在外挣钱不易,可是她一直省吃俭用,这几年总共寄回了六七千元。”

村里的乡邻们都说,丽珍从小就是个爱劳动、照顾家的孩子。上学时,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免不了要在外玩耍片刻,徐丽珍总是早早地回家帮忙干农活。当地每家每户都种茶叶,出茶时节,采茶成了重活。徐传寿说,小妹五六岁时就跟着一道去,提个小袋子学采茶,“等她十三四岁,就采得比我快了!”

徐丽珍记得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点滴教诲。平日里,家里向邻居借了米面、借了油盐酱醋,进城买回后总是要第一时间还上。五六岁时,她在村口的一家小店铺门前拾到10元钱,回家交给父母,父母拉着她的手守在村口等到了失主。“爸妈从小就告诉我们,做人就要诚实本分。别人的东西就是不能要。”

2007年9月,徐丽珍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消息传回寿宁凤阳乡,乡党委书记陈含玉说,“他们一家都是这样朴实忠厚的人。”陈含玉介绍,当时,各级领导到丽珍家看望她的父母,问家里有什么困难,他们连连说没有什么困难。可是,陈含玉仔细一了解才知道,丽珍的父亲徐传寿身体一直有病,不能干重活,而母亲高淑姿前几个月被毒蛇咬了一口,身上的浮肿直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消除。

“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愿意说。”陈含玉说,“有这样朴实的父母,所以有这样的儿女。在这样艰苦的家庭环境,丽珍有这样的行动更是难得。”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徐丽珍已被破格安排到寿宁县杨梅洲旅游管理处工作,并将成为寿宁旅游的“形象大使”。她还报名参加了旅游专业的中专课程学习,得以继续当年被迫中断的学业。

直到今日,谈及“拾包”之事,徐丽珍说的第一句话还总是“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而她的父母也说,“如果碰到同样的事情,她的大姐肯定也会这么做的,我们这很多同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

模范感言

“ 我觉得做事情必须靠自己踏踏实实去做,没有天上掉下馅饼的事情。”

1  2  3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