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福建日报记者通道远程 邮箱 传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华人之光> 正文

华人京剧迷在英传播“国粹” 心系中华文化传承

2020-01-06 17:38:11 张子鑫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林世彬

中国侨网1月6日电 据英国英中网报道,在英国,有这样一群人,许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坚持在海外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只求传承不为盈利,来自中国香港的京剧迷、伦敦京昆研习社创办人李惠馨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多年。

谈到与戏曲的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李惠馨拜当时刚移居到香港的沪上梅派名家包幼蝶先生为师,一学就是九年,一对一的上课,共学唱了20多部戏,后爱上了更古老的昆曲,拜当时在香港的前上海昆剧院演员乐漪萍老师为师,一对一学习昆曲基本功和闺门旦五年之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进入2000年,李惠馨的故事却有了一个重要的转折,90年代末,李惠馨决定与英国丈夫来到英国定居,与家乡相距千山万水,文化环境截然不同,自己与热爱的戏曲是否就此“分手”?对于她来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为了坚持戏曲爱好,来到英国以前,李惠馨便已经开始查询伦敦的中国戏曲活动,也因此,刚来到英国,她就结识了一批同样酷爱京剧的戏迷在她倡导下,她与伦敦的几个京剧“发烧友”合力创立了伦敦京昆研习社,不仅组织表演活动,还教授京剧和昆曲。

细数过去这些年的收获,李惠馨十分感慨。当时,在英国提倡多元文化的政策下,中国戏曲的传播也得到鼓励。李惠馨说,这些年来他们的活动曾多次得到地方政府和英国艺术局的资助,十几年以来,她的团队去过英国全国35个城市,在不少学校开展过工作坊及参加大学研讨会。谈到自己过去这20年里取得的成就,李惠馨很是欣慰,“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组织,没有固定财团、资金支持,能做到如此,很值得纪念。”2014年,因为人才的流失等原因,李惠馨关闭了伦敦京昆研习社,但不代表她不再推广传承中国戏曲,直到目前,她仍在继续推广教学。

李惠馨说,自己最开始开创研习社,是为了保留在英国的人才,希望他们不要转业,另外也是培养主流观众,包括英国人和住在英国的各国友人。有趣的是,许多在祖国并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戏曲相关的内容华人学生,是来到英国后,在李惠馨和伙伴们的努力推广下,才第一次接触了京剧。而在李惠馨多年的传授中,学生不仅有在英国学习工作的华人,也有英国人,甚至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见到了效果,在新年到来之际,李惠馨对中国戏曲在英国的传承和发展又有了更广阔的梦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推广戏曲,目前由于场地限制,以及大部分学生在读一年制研究生, 学员的流动性大,很难培养出可以继承的学生。”

此外,李惠馨也想把中国优秀的文化推广到英国本土的青年人身边,“我最好的学生是一个英国人有两米高,他本身是一张白纸,一句中文都不会,但是却唱得很好,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四年里,他断断续续地学,也对戏剧有心得、有研究了。我现在教的学生从9岁到60多岁都有,小学和中学生也各一名,我希望未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他们,让他们坚持下去。”

谈到戏曲在海外的未来发展,李惠馨态度积极乐观。她说,首先,无论是学术支持,还是资金支持,哪怕是通过赞助的形式向大家赠送戏票,都是对于文化传承的支持,“我认为传播戏曲文化是需要一个系统、组织去推广的,商业性也一定要有,否则没办法维持。”其次,希望两国的学府如果有更多机会来往,“我也可以进行文化方面的指导、推荐,如是可以将中国戏曲纳入选修课程,计入学分,既能提高学校的名誉,又能丰富学生课程,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张子鑫)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