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福建日报记者通道远程 邮箱 传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 华人之光 > 正文

卢新华的反思与探索

2019-08-01 09:02:35 倪立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亮  

卢新华在云南临沧讲学与采风

1978年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让卢新华从此进入中国文学史。那时的卢新华24岁,就读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成为以一篇作品入史的作家又一人。他以这篇小说开启中国当代“伤痕文学”写作潮流。

1986年卢新华自费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留学,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学习工作之余,他依然不忘创作,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比如《上帝原谅他》《晚霞》《森林之梦》等。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求存,他终于在洛杉矶站稳了脚跟。随着1998年在《钟山》发表中篇小说《细节》,从大陆文坛消失了十多年的卢新华再度进入中文读者的视野。此后他陆续出版的主要作品还有《紫禁女》《财富如水》《伤魂》《梦中人》《三本书主义》等。

综观卢新华的主要作品,有三个重要词汇成为理解和把握他创作的关键,那就是反思、探索和使命感。这三个关键词宛如三条重要文脉,贯穿于卢新华创作的始终。

从《伤痕》开始,反思就成为卢新华作品的一条主脉。后来的《细节》反思中国赴美留学生求学与求存的艰辛、代价及意义,《紫禁女》反思中国文化的禁锢和萎缩,《三本书主义》则囊括了卢新华对个体命运、民族历史、国家变革、世界乃至宇宙的观察和反思。

《财富如水》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文化等众多人文领域,内容涵盖面很广,其结尾部分还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作出深刻反思。这部长篇随笔对财富与人性进行深刻反思,指出人类要像治水一样去理财,并且要掌握好散财与聚财的“五分之一律法”。书中讲述了诸多有关财富与人的故事,显示卢新华对这一论题的涉猎既深且广,同时反映出他对财富、社会、人性和人类深沉的忧患意识。

卢新华在《三本书主义》中认为,人的一生应该阅读三本大书:即“有字之书”(书本知识)、“无字之书”(自然和社会)和“心灵之书”(自己的心灵)。这部文集中还有多篇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展开多维度思考,他以资深作家的视角,站在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静观其心灵故乡,对本民族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进行深度省思和反复追问,也对世界和其他民族的品性与本质加以深入探讨和思索。

在深入思考的同时,卢新华努力去探索,尝试为那些问题找到答案,为个体、民族、国家、世界乃至宇宙寻找出路。

《紫禁女》是一部寓言式作品,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女主人公石玉是个天生的石女。这部小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石玉为打开自我所付出的种种代价、所经历的艰难跋涉,烛照出古老封闭的中华民族在走向自我解放与拯救、自我提升与发展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在为小说主人公探索人生出路的同时,卢新华也在尝试为国家和民族探索自我更新和发展之路。

除了有着深层的反思意识和强烈的探索精神之外,卢新华的作品中还流露出厚重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驱使他选择“文以载道”作为自己创作活动的总体坐标,努力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做时代的代言人或诊疗者,尽量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关注,希望能够以此警醒世人。

《梦中人》的主人公孟崇仁只是个小小的农民工,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却想以一己之力去“清污”“拯救失足女青年”。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他就像唐·吉诃德那样不识时务,自不量力。但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传递出可贵的正能量,承载着卢新华厚重的使命感。

在一篇访谈录中,卢新华说:“我希望我的文字,总能在时代和社会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找到它们的病灶,并试着开出我的药方。”由此可见,卢新华是有着自觉的使命感的作家。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