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视频 | 福建 | 时评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美国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博物院>资讯>文博快讯> 正文

现场速递 | 马萧林委员:文博人要不断探索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更好服务人民

2022-03-10 15:33:35李瑞 徐秀丽来源:责任编辑:陈静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分享了文博领域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受到欢迎、深入人心的经验与思考。

马萧林说,近年来,从《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这也促使我们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让文物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马萧林总结,这些成功的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比如说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两者结合碰撞出的火花让大家能够发现文物带来的惊喜感、带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马萧林举例说。

二是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瞬间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让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马萧林说。

三是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新技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又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围观。去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连续推出,让海内外观众感受到了河南的文化魅力。河南将持续用活用好丰厚的文物资源,让更多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生动再现。

“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将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换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从‘火’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马萧林说道。

(李瑞 徐秀丽)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