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视频 | 福建 | 时评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美国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博物院>资讯>文博快讯> 正文

未来博物馆需要“智慧”守护

2022-03-08 17:05:00来源:文旅中国责任编辑:陈静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文博事业受到广泛关注,这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简称“国博”)王春法深感欣慰和骄傲。“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5年的履职中,从一份份提案的提出、优化、办复,王春法感受着文博行业所发生的急剧变化。“尤其是疫情的倒逼,‘迫使’诸多博物馆在困境中迅速转型,并成功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当下博物馆正在转变其叙事方式,参与、体验、交互正在成为高频词。“各馆文物正在以高数量级别的增长速度被添加进线上展示的名单列表中,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变革正逐渐改变博物馆的语境。”王春法说。

这些年,在探索、建设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方面,国博引领着行业的前进方向。据了解,自2018年起,国博就以打造“智慧国博”为契机,探索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道路,同时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课题。

“我们正在努力飞越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与舞台。”王春法表示,5G传输、AR和XR技术的开发突破了当下对沉浸式展览体验的理解,从宏大的历史片段呈现到文物考古学、器物学、艺术学上的微观显示,超越了以往人们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官经验。大数据的靶向性分众定位,云计算的超级演算AI能力,这一切不仅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更提升了人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国博一方面“苦练内功夯基础”:有序完成国博综合运营管理智慧中枢构建,提升运行决策能力;重点开展了藏品普查定级工作,大力推进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摸清家底、建立文物数据库,夯实文物保护基础;稳步推进“智慧库房”建设,通过提升库房智慧化基建水平,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强服务”:以观众为中心,全面提升智慧服务水平。运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等,开发了国博App、小程序、智慧导览系统,观众仅需一部手机便可全方位畅游博物馆。

通往智慧博物馆的路不止一条。“数字化到智慧化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大部分博物馆还处于智慧化的初期阶段,也仍未出台智慧博物馆的标准规范或指导意见。”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唐宫夜宴》的大火,让河南博物院走进观众的视野,也让业界看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另一番盎然图景。马萧林认为,展示方式上要善于使用新技术,而技术的应用更要拿捏好“度”,在陈列展部分还是要坚持“静”的原则,但是在数字馆这样的互动空间中就会有很多“动”的元素,展示方式很多都要更新,包括场景复原、VR或AR等呈现方式配合展览,协助观众理解观展。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在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数字馆,将采取沉浸式和互动式,实现静态文物与观众的动态交流。

“智慧博物馆里的文物一定是‘活’的。而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会讲故事。”马萧林举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的乐器均是从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中复制而成的,包括骨笛、琴瑟、编钟、编磬、陶埙、排箫等多种乐器,乐团可以演奏古乐,也可以演奏现代乐曲,“在乐团成立的2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演奏员都身着古代的服装,最近又借助最新科技手段,让文物的原型切换成我们的演奏员,更加具有沉浸式体验。”

“文物价值的当代表达很重要,要尽量做到古为今用,作为文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懈怠,要勇于创新,才能让博物馆不断发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马萧林说。

的确,“智慧”的博物馆离不开“智慧”的文物守护人。在文博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长远健康发展,要靠机制,更要靠人才。作为从业30余年的文博“老兵”,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始终关心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国博物馆目前有5000多个,全国文博从业人数却仅有20万人,其中还有部分并不直接在博物馆工作。全国每年新增的博物馆数量可观,文博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人才却不增反减。”

近年来,魏学峰一直在为加强“国宝守护人”的培养鼓与呼。在他看来,要让文物走进国民生活,与人民零距离接触,加强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不仅带来文物与观众的深度互动,更催生了大量数字服务和产品设计要求,新的展陈方式、展陈内容和观展方式,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人才队伍,双向推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他建议,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将数字技术纳入教育体系;博物馆可尝试建立数字展陈部门,区别于传统展陈思路,深入研究数字化、智慧化呈现,最终建立起一支既懂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到,“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