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开幕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后首次京外展出
2020-09-15 16:33:27来源:责任编辑:陈静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9月12日,“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玉珠致辞指出,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是国家文物局助力湖北疫后重振、支持湖北文物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次展览遴选汇集了曾国遗址近10年来出土的丰富而精美文物,是曾国出土文物精品首次大规模在疫后展出,全面呈现了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特别是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参展,为展览的高水平举办给予了有力支撑。本次特展,既能够完整地反映曾国历史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呈现高水平的文化大餐,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使海内外观众更加广泛关注流失海外文物追索,为以后更多的成功追索凝聚更多社会共识和有生力量。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后首次出京 展厅中醒目位置展示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格外吸引观众。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我国政府从日本追索回来“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首次出京展出。这是中国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通过跨国追索回归祖国的价值最高的一批文物。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组合完整,制作精美,铭文丰富,为书写曾国历史补充了重要的新佐证,既填补了出土曾国文物的重要缺环,又彰显了我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决心和能力。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有鼎1、甗1、簋1、盨2、壶2、霝1,共计8件,保存较好,器上均有器主名及“甗”“盨”“霝”等器物的自名,十分珍贵。铭文显示这组青铜器作器者应为同一人,系“曾伯克父甘娄”,“曾”为国名,排行“伯”,字“克父”,“甘娄”为其名。形制、纹饰和铭文等特征契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时代风格。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认为,这8件器物目前虽然未能确定出土地点,但是,器物上均铸有器主人名“曾伯克父甘娄”“伯克父甘娄”或“曾伯克父”。其次,此组器物的锈蚀程度相差无几,且均为泛蓝的锈色,表明其出土前的埋藏条件基本一致。此外,这批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器从器物特征和保存情况等方面来看,与随枣走廊此前在京山苏家垄、随州熊家老湾、枣阳郭家庙出土的曾国有铭器物较为接近。据此推测,这组青铜器当出自湖北随枣走廊一带的曾国墓葬。这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补充和印证了之前曾国高等级墓葬的考古发现,为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礼乐制度和曾国宗法世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对青铜器的断代与铸造工艺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览集十年曾国考古之精品 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被发现后,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随州叶家山、随州文峰塔、枣阳郭家庙、京山苏家垄、随州枣树林等曾国考古发现连续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丰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七百余年的历史。 展览精选了叶家山、苏家垄、文峰塔等重要曾国遗址出土青铜器,共分“始封江汉”“汉东大国”“左右楚王”“华章重现”四个单元,呈现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 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曾国立国七百余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世系最完整、时代跨度最长的两周诸侯国,为研究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文物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搭把手、拉一把”号召,火线驰援,迅速组织全国文博系统捐赠物资支援湖北,开展“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文物传递祝福接力活动,利用文博平台广泛宣传湖北抗疫的典型事迹。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家文物局指导开展的“英雄武汉英雄城,革命精神永传承”武汉革命文物线上展示月活动,大力弘扬了英雄之城的革命精神,凝聚了英雄人民的无畏气概。“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是湖北省博物馆开放后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是发挥文旅行业带动作用,放大文旅业消费效能,助力疫后重振和经济复苏的具体举措。(李 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