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不久前召开的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稳金融,要把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落在实处,确保金融服务实体“不掉线”。金融管理部门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当前尤其要支持好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要为有发展潜力,但一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好融资服务;要主动积极作为,做金融服务企业的“智囊”,发挥好信息沟通功能,做好双方对接工作;要遵循金融的客观规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稳金融,金融机构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脱实向虚”倾向,出现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者过多流向房地产市场等问题。金融资源的低效流动进一步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受内部风险管控要求,出现了不愿贷、不敢贷的情况,甚至为了隔离风险,对某些行业采取“一刀切”的断贷方式,直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专注本地发展,积极开发适合本地企业和本土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业务和产品不断创新;要根据监管要求,尽快调整风控指标,改进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基层一线员工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小微企业服务,不盲目停贷、断贷;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的成果,采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降低信贷成本,控制融资风险,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做到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流”。(作者:陆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