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国外游比国内游便宜”的网帖引发关注,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帖子内容被大众热议。有网友以亲身经历证明出国游的确更便宜,也有旅游业内人士反驳单纯以价格比较并不可取,一时众说纷纭。 “去‘家门口’景点的路费比出国旅游还高,国内的门票价格以及各种花式加价收费更是让‘钱包’吃不消。”有网友认为,与其说国内游价格贵,不如说是感觉钱花得不值、消费体验差。事实上,遭到大众吐槽的“国内游”,确实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还有性价比和综合体验感的问题。 必须承认,我国人口几乎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游客数量自然也是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如果所有景区都实行免费或低票价,势必会“超载”运营,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更将人满为患。因此,国内一些热门景区不得不采用价格杠杆,通过较高的票价或收取其他费用来限制和分散游客量。 有游客认为国外游比国内游便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验感不同。国外的确有一些区域的旅游品质较高,景区配套也较为完善,所以会让游客感到性价比更高。但实际上,国外旅游不同区域的价格差距也很大,有些“私人定制游”更是天价。只是现阶段,国内旅游市场针对游客群体的细分还不够专业和精确,花了高价却没享受到相应品质的服务,游客当然会产生性价比不高的印象。 中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些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能被“供起来”的文化或自然遗产,只是因为开发得不好或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导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实际上,这些旅游资源有多种开发的可能性。我们看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环境以及旅游服务等都有着较高的水平。但是放眼国内,多数城市建设风格还比较单一,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也不够鲜明。千篇一律的景色无法重复吸引游客,而单调的旅游体验更难以为景区注入持续的生命力。 虽然我国一直在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全域旅游产品开发,引导相关企业延伸旅游产业链,但国内旅游产品供给类型仍显不足,营销方式相对单一。相比之下,海外的旅游产品在营销模式和品牌运作模式上都更为成熟,加上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多种出境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出境游自然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其实,随着消费升级,旅游消费行为也会逐步从低频变得高频,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我国的消费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满足大众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上下功夫。面对规模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群体,国内旅游市场不妨考虑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细分旅游消费群体,细化市场供给。同时,也要抓住“互联网 ”的发展机遇,不断开发旅游新业态产品,形成能与全球旅游市场“同台竞技”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走出自己的“个性定制”路线。 不过目前来看,国内各旅游城市和知名景点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更完善的服务以及更合理的价格,来提升游客旅游的性价比,真正让游客“心甘情愿花钱”。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挖掘市场增长潜力,推动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