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网络借贷限额新规压力测试 近50%平台超标

2016-08-31 14:45:40  来源:中经网  责任编辑:财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月24日下午,银监会官网正式对外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网贷监管细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规定网贷借款人应该小额分散,并明确规定了借款人的借款金额限制,这一条对那些“大单模式”的网贷平台影响较大。

  《网贷监管细则》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络网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本文将依据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的数据库,对网贷行业的借款人借款金额是否符合监管细则的要求进行压力测试。

  一、测试说明

  1、测试范围

  选取数据比较全的851家平台为测试样本。因为数据的匹配问题,跨平台对借款人限额进行压力测试目前无法准确做到。所以此文并未涉及。

  2、合规风险因子

  二、测试结果分析

1、平台借款人人均待还金额测试

  根据851家样本平台的7月底贷款余额、7月底待还人数,可以得出单个平台的借款人人均待还金额。

  平台借款人人均待还金额20万以上的平台数量占比达到72.74%,人均待还金额在100万以上的为46.06%,其他限额区间测试结果可见表1:

  通过借款标信息中的企业、公司信息进行定位,选取了信用贷款、票据、房贷、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保理等不同业务类型的平台中4.49万个企业借款人样本进行数据统计测试。统计后发现,截至7月底,企业借款人待还金额超过100万元的有2430个,人数占比达到了5.41%,待还金额占比达到了78.09%。可以看出企业借款人借款金额比较集中,5.41%的借款人占据了78.09%的待还金额。详细数据见下表2:

  选取信用贷款、车贷、房贷等业务类型的以个人借款为主的平台,共提取56.73万个自然人借款人样本作为测试对象。统计后发现,截至7月底,自然人借款人待还金额超过20万元的有1.62万人,人数占比达到了2.86%,总待还金额占比达到了18.34%。可见限额20万元对于大多数自然人影响并不大,借款人金额较为分散。详细数据见下表3:

  虽然自然人借款金额较多符合20万元的限制,但其中进行房地产抵押的个人借款金额却远超监管细则的规定。以专做房地产业务的链家理财为分析对象,发现7月底链家理财的人均待还金额为69.22万元,远超过个人20万元的标准。通过统计发现,链家理财借款人待还金额超过20万元的借款人数占比达到了65.05%,涉及待还金额占比为67.94%。可以看出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活跃发展的今天,个人借款金额小于20万元的规定对于房地产抵押借款影响相对较大。详细数据见下表4:

  对同一平台单一借款人借款金额作分类汇总,若平台存在有借款人的借款金额超过限额要求即进行统计(即有一人超标纳入统计范围)。我们以10万元为一个区间段,统计了限额从20万元至200万元19个区间段的信息情况,包括涉及借款金额超标的平台数量、涉及待还、涉及借款人数及相关占比。以限额20万元为例,851家样本中超标的平台数量占比达到96.83%,涉及待还占比达到73.07%,涉及借款人数占比为2.99%。可见大多数平台小部分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占平台借款金额的大部分比例。详细区间段超标信息见表5:

  再对平台超标借款人数大于10人为统计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涉及的指标同样涉及借款金额超标的平台数量、涉及待还、涉及借款人数及相关占比。可以发现平台数量占比出现了显著下降,待还占比、借款人数同比下降幅度较小。这也反映大平台的超标借款人数普遍超过10人,而小平台借款人超标的数量相对要少。详细区间段超标信息见表6:

  三、结论

  从压力测试数据来看,以自然人信用借款为主的网贷平台合规转型的压力不大,房产抵押类的个人借款将受到合规挑战。当然,部分借款金额超过20万限制的个人,可能会通过多人、法人等方式来申请借款,以突破细则的限制。对于法人借款来说,少部分企业借款金额较大,以这类借款人为主的平台,将面临较大合规转型压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