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互联网冲击,农行专门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强化探索与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关键性技术领域,主动进行前瞻性研究。
“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在客户基础、网络覆盖、产品开发、市场声誉、风险控制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科技优势,让互联网金融‘为我所用’。”蔡华相说。
他举出的农行的优势之一是:目前农行个人电子银行客户接近5亿户,电子渠道分流率超过77%。2013年上半年,农行电子渠道交易笔数达207.6亿笔,同比增长57.9%;占全行交易笔数的72.4%,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如此庞大的客户基础,并非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可比。
蔡华相说,以电子商务业务为例,农行已经研究推出电商金融“十二大行业”解决方案,并已成功在各个行业树立了典型应用案例;产品创新上,在国内首创信用支付、基金直销等产品和服务,网上K码支付、跨行支付、招投标等产品模式业内领先,支持多渠道的销售支付平台将成为农行快速抢占B2B电子商务市场的有力武器。
下一步,农行将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加速推进互联网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与非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强化探索与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实现互联网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渠道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有效创新。
“大数据”下的营销和资管转型
随着营销模式的变化,农行的海量客户群,将以“大数据”的方式,得到更好的挖掘。
蔡华相说,农行非常重视“大数据”研究和应用。一是持续推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深入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数据治理“2111”工程,整合散落的大零售客户信息;完善个人客户统一视图,实现全行个人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应用,提高信息集约化管理应用水平,为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客户信息支撑;构建面向营销支持领域的数据集市。
二是借助客户关系数据库,搭建高效授信机制。利用客户关系数据库中客户基本情况、资产配置状况、过往交易记录、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快速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高个人客户授信效率;搭建授信模型,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个人客户资信、财务等变化情况,主动管理风险。
三是完善客户分层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客户信息数据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客户的生命周期、生活需求、社会阶层、偏好、消费习惯、资金运用习惯等,全面评估客户价值,实施差异化管理,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发现客户需求后,农行将提供更多服务,包括创新的资产管理服务。一方面从投资门槛、产品期限、营销推广、品牌建设、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围绕产品分销渠道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提高电子银行渠道理财产品销售占比,加快推广微信等互联网理财平台,加大与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分销渠道创新。
“我们要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全行战略性业务,在产品研发及系统开发立项中,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加大全行资源整合力度,切实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蔡华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