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劲松 兰州报道
兰州(楼盘)新区是2012年获批的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占地规模相当于四到五个兰州城。令人惊讶的是,刚刚开始宏大的新区建设的兰州,又在当年新规划出一个占地规模相当于整个兰州老城区的兰州新城。短时间内如此庞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一个经济落后的西部城市如何能够承受?记者近日来到兰州,发现这个城市的这场造城运动进度正在放缓,而兰州市相关部门对兰州新城的话题也三缄其口。
雨后的兰州城外,上山的路途变得泥泞难行。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兰州新城太平洋建设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只见四周都是连绵的群山,工地上一片荒芜,只有一些大型推土机在运转着,工地附近惟一的一条盘山公路上行人罕至,间或有几辆货车匆匆驶过。“就在这里建一座兰州新城?”面对眼前的景象,记者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根据兰州市政府的规划,兰州新城规划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六大土地开发项目,除了目前正在落实的太平洋建设主导的白道坪土地开发和碧桂园城关区项目外,还将进行三条岭、三条沟、马家沟、九州北部等项目,力争每年开发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
4月24日,兰州市政府突然下发通知,要求城区周边所有削山造地项目一律停工整顿,这让已经开工的碧桂园和太平洋建设兰州新城项目有些措手不及。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7月14日赶赴兰州新城施工现场实地调查后发现,如今两家企业的工地均已复工。但经历了这番波折之后,太平洋建设的项目已明显放慢了施工速度,与之前“半年内削平700座山头”的豪言壮语形成鲜明对比,且已因结算工程款问题与多个承包商产生了经济纠纷。而兰州市相关部门也放低了姿态,对于兰州新城的话题三缄其口。看起来,兰州新城起步阶段的工作并不顺利,能否如期完成之前的规划进程已成疑问。
太平洋建设被困BT
“兰州新城太平洋建设项目的模式和碧桂园不一样,他们现在做的是土地整理,还没到经过土地中心走土地出让程序的环节,所以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兰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相关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早在2012年9月,兰州市政府就与太平洋建设签约,双方就城关区白道坪区域的25平方公里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达成协议,由太平洋建设进行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一期项目开发。2012年10月底,该项目正式开工,由此掀开了兰州移山造城的序幕。
其实早在介入兰州新城项目之前,太平洋建设就已参与了兰州新区的开发,并被认为是兰州获批为国家级新区的功臣,这也被业内认为是太平洋建设能取得兰州新城大面积土地开发权的重要原因。只不过这次开发兰州新城,太平洋建设采取了与之前参与兰州新区不同的开发模式,即国际BT模式。
所谓国际BT模式,即建设资金全部由太平洋建设先期垫付,等新城区土地开发整理完成之后,由政府部门以未来的土地收入等收益来支付。而之前太平洋建设参与兰州新区开发采取的则是中国BT模式,建设期间政府需要分期付款。很显然,前者对于一家开发企业来说隐藏着更高的风险,因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未知的。
先期垫付200亿元的资金,这已经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一笔投资之一。根据与兰州市政府方面签订的“军令状”,太平洋建设兰州新城项目要在半年内在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推掉700余座荒山,如不能按期完成,耽误一个月太平洋集团就要付出几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即使在寒冬季节,工地上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先期投资是一次性投的,现在已经开工,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我们不能中途停工,否则就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了。”太平洋建设集团首席顾问严介和说。
但在经历了兰州新城停工事件之后,太平洋建设的施工进度明显慢了下来。
“我不清楚这跟那次停工事件有没有关系,但之后施工进度明显变慢了。之前我们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这次复工后,白天都是干干停停,晚上就干脆不施工了。”参与太平洋建设兰州新城项目施工的施工企业老板盛先生告诉记者。
在盛先生看来,太平洋建设目前的困境就是BT模式造成的。而据盛先生所言,他与太平洋建设之间的工程款一直未结,“工程拖拖拉拉,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有的承包商先期专门从贵州(楼盘)花20万元运来的设备,钱都是自己搭的。一直拿不到钱,我们怎么吃饭?”
如今盛某已经离开了兰州新城的项目,周转于兰州新区、成都、西安(楼盘)等地四处找新的项目做,他和太平洋建设之间的纠纷也已经进入了法律程序。“反正肯定不会再跟着太平洋建设干了。”盛先生表示。
日前,记者就此事向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求证,并未得到明确的回复。“关于我们兰州新城的项目,外界已经有了太多关注,政府也有了他们的说法,公司不想再做回应,还是用事实说话吧。”太平洋建设总部品宣部相关负责人如此回应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如今,群山之中偌大的工地上,太平洋建设兰州新城项目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