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富预期更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不让“腰包”缩水,缓解中低收入者的焦虑
财富焦虑,是消费时代催生的一种情绪失衡,也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变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紧张。
在转型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原先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被打破了,新的“安全网”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教育、医疗、养老的市场化改革在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不确定性。一旦人们对未来生活少了底气,就会认为有了“钱”才有“前”(途),对“财富”的渴望和崇拜就与日俱增。
让人们摆脱财富焦虑,应在提高工资水平上下功夫,也应在控物价、抑房价方面下狠力。
“对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房子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去年,在北京工作两年多的吴诤,买了东四环外一套小户型二手房,“每月还上万元房贷,一下子抽干了我和女朋友两个人的工资。”
吴诤说:“虽然也可以租房子住,但在四环边上,60平方米的小居室,一个月的房租得四五千元。与其把房租‘白白’交给房东,还不如咬牙把房子买下来。况且,将来结婚生子,60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够住,换来换去,也很麻烦。”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覆盖面有限,中等收入群体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成了“夹心层”。
吴诤认为,让“夹心层”摆脱财富焦虑,就要做好“加减法”,不仅要建立工资正常增收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还要做好“减法”,政府创造条件减轻都市人的生活压力。比如,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让更多年轻人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阳光”,“一旦买房压力小了,财富焦虑就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
从根本上讲,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公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是规避财富焦虑的根本举措。
应当承认,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拼家世”、“拼关系”、“拼资源”……有人钻制度、法律的空子,一夜暴富;有人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却还是入不敷出。这样的情形,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情结。应加快建立真正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向上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看得见未来,稳定生活预期。针对城乡中低收入人群,政府要切实加大在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改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同时,还要丰富理财品种,拓展理财空间,给老百姓投资创富的机会,增加财产性收入,不让手里的财富一再缩水。
微评
网友热议“财富焦虑”
收入没有物价涨得快
@容SIS:是我的收入太少还是物价飞得太快?感觉钱总是那么不够花!亲爱的工资啊,你要快快不停地涨啊;物价啊,麻烦您赶紧停下那飞奔的步伐吧!
@银龙123:宁要上世纪80年代生活无忧无虑,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物价一天一个涨。政府应该狠下决心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了!
@哥本草民:青春可以有失望,但不能有绝望。请物价、房价上涨的速度慢些再慢些,等一等年轻人收入增长的速度。
@归宿2914757815:现在在城市里生活的外来打工者压力太大,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看病贵、租房贵、上学贵、生活成本贵。举个例子,一个月挣3000元,租房300元、小孩上学幼儿园500元、水电费100元,生活费1000元,还剩1100元,加上日常其他开销,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就没钱了,工资的增长远没有物价增长得快。
理财总是不容易
@阳光北岸:过去的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代的人说:当家容易理财难。
@咖啡兵:通胀压力下百姓理财难:存款发毛股市跌,房子黄金玩不起。
@Mika要减20斤:存钱利息太少,炒股没有头脑,基金不够本钱,我还是买点胶原蛋白投资自己吧。
@普京正一郎:存银行被贬,股市不理性难把握,买房被限(或买不起),投资又怕骗,物价又上涨,本想保值或增值的一点点养老钱能做些什么呢?
@冰清月3067:老百姓想理财,想投资,想创收,但不知道该听谁的。理财难,投资难,创收更难,只能眼看着银行储蓄贬值。
买不起房供不起娃
@坐凳坐等:买房前,手握百万元,我是英雄。买房后,我欠百万元,我是狗熊。
@DLXL丽:房价不断攀升,多少人早出晚归,炼就百毒不侵的心理,就为了供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我现在手里没钱,连看房的勇气都还没有。
@小白WJ:现在现象是:小城市一家工薪层加一起一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要养孩子和四个老人,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购买房子……你们说怎么办?
(据人民微博、新浪微博,严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