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池’模式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一旦某个时点上产品新发量无法弥补到期量就有可能形成资金缺口”
虽然2012年银行理财遭遇多事之秋,但是这却抵挡不住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规模日长夜大。
“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给居民在存款和股票之间提供一个固定收益理财市场,而银行理财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招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一语道破银行理财市场发展的原因。
一方面是旺盛的理财需求,一方面是频繁的理财风险事件,2013年银行理财市场需要回答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量的发展后得到质的提升。
规模再创新高
2012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金融蓝皮书)预计,2012年全年的发售量将不低于3万款,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2011年时,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银行理财产品20270款,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从2012年前三季度来看,发售银行理财产品23858款,就已经远超了2011年的发行总量。而2012年全年发行量有望比2011年增近30%。
普益财富分析,2012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种类以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以及稳健性的组合投资类为主,产品收益率受央行降息影响而有下滑趋势。
从年化收益来看,2012年超过60%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集中在3%至5%区间,且多为短期理财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投资标的种类上,银行也在不断突破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投资标的已经从艺术品、红酒等拓展到普洱茶、手表、钻石,甚至还有火腿、瓷器等方向。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继银信合作之后,银行未来与基金、券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将加强。
监管将加强
2012年末,银行代销理财产品案件接连曝光,资金池模式的银行理财风险愈发受到监管层重视,监管层将制定更加严格的要求规范2013年理财产品市场运作已经成为共识。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从监管政策方面来看,应在投资对象以及信息披露上面加强监管,同时需防范资产池模式的风险。
早在2012年下半年,中行董事长肖钢就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资金池”运作含巨大风险,引起业内震动。肖钢指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方瑞指出,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具备“类存款”特性,这些“类存款”理财产品通常采取“资金池”投资管理模式,将发行银行的多款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池子,整体上对大池子进行统一管理,所投资资产多种多样,利用资金与资产的期限错配赚取期限溢价,通过产品循环发行以力保大池子中资金的稳定性。由此可见,“资金池”模式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一旦某个时点上产品新发量无法弥补到期量就有可能形成资金缺口。
虽然银行需要为“资金池”投资管理模式负大部分责任,但是银行客户对理财产品心存“刚性兑付”心理也不可取。方瑞指出,目前仍有部分普通投资者基于对金融机构的信任,认为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投资产品不应该出现风险,尤其是商业银行,由于一直以来银行储蓄烙印很深,投资者会有意识地将银行理财产品与储蓄相挂钩,因此眼下的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具备“类存款”特性。但是不能说银行理财产品是没有风险的,其预期收益率并不等同于到期收益率。
高回报预示着高风险的市场规律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投资产品。方瑞建议,新的理财年度,投资者应当认清投资产品背后所对应的具体投资标的,关注产品具备哪些风险控制措施。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对投资产品的发行机构及资产管理机构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