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8月6日文章,原题:美国财政困境能教给中国什么
随着国债价值被华盛顿政治决裂进程所挟持,作为美国国债最大外国买主的中国似乎只能抱怨。从长远看,此类事态发展可能损及美国的民主和人权议程,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或将有利于国际金融形势。
在政治领域,中国政府私下里乐见(美中)相对宽松和严密控制但能做出集体决策的体制对比。这对中共庆祝建党90周年是利好消息,尤其在现今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社会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之际。
尽管中国正力争实现刺激计划执行后的经济“软着陆”,但美国的财政问题将被用来提醒焦躁不安的选民:民主不能确保最终符合全民福祉的正确折中方案。无论是欧洲在共同承担日益迫近的债务违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还是日本经济的持续衰落,均不足以支持中国需要政治体制自由化的论调。其实,凡此种种更加难以缩小中西方在全球问题看法上的文化分歧。
但在经济领域,最近的事态发展或将促使中国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做法,重新调整过去10年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的人民币汇率和贸易等相关政策。美国的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坚定人们的看法,即中国没必要继续产生只能用来购买逐渐贬值的美国国债的贸易盈余。
中国如今每年对外直接投资已达600亿美元,是其贸易盈余归宿的另外一个选择。但海外投资的敏感性使中国不太可能在经合组织内寻找到极具吸引力的机遇。尽管未来几年海外投资增长前景看好,但不能满足中国实现资产多样化的目标,而且收益也容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因此,中国的领导层不再对积累外汇储备的收益抱太多希望。随着未来几年内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开始减少,中国过去依赖出口创造就业机会的意义已大不如前。相反,其所面临的更大挑战不是大量创造体力劳动岗位,而是满足10年来数量已翻番的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中国当前承受的压力是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将推动中国放弃重商主义。在中国政府看来,人民币在国外得到更广泛使用将有助于本国避免遭受美元、欧元和日元不稳定及贬值的影响。他们还希望享受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带来的威望和好处。当然,要使人民币真正成为一种国际货币,中国还需加速构建相关必要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进程。(作者黄育川,王会聪译)
- 2011-08-10日媒:美国财政困境能教给中国什么
- 2011-07-22美国财政吃紧仍“烧包” 斥巨资拆除两艘“烂尾舰”
- 2011-05-17债务触顶凸显美国财政窘境 近期恐难得解决
- 2011-05-17财经观天下:债务触顶凸显美国财政窘境
投诉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