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福利房”冒充保障房是糊弄人
www.hyyz888.com 2012-08-13 16:13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漫 画/ 卢 鹏 8月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报告提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地方保障房资金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所以在各地方上报的保障房数量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国企和企业员工福利房组成的。”(8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保障房不够,职工楼凑数,这是一些地方交出的保障房建设答案。如此就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许多地方新开工的保障房并不多,却可以在数量上突飞猛进,甚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比如在武汉,去年11月14日,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刊文称,“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101.98%圆满完成”。但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将10年前建成的旧公寓,“贴牌”为去年开建的保障房项目。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报告发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佐证了之前媒体报道的事实,以及外界的猜想,更因为其调查机构的权威性,看出了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地方政府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乐意于让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兴建职工福利房。虽然在统计上完成了数据指标,但问题在于,国企的资金属于全体人,这无疑于拿国家的钱来变相分配,从而导致新的社会不公,以及财富分配的不均衡。保障房一半为福利房,既是一种利益割裂,更是一种价值颠倒。保障没有成为雪中送炭而变成了数字游戏,这样的保障只会加剧社会痛感。 保障房“数据作假”,表面上看是顶层设计缺陷给地方创造了条件,实际上却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以及问责机制不到位。2010年7月,住建部表示“将对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开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不好的,要通报批评”,结果到2011年3月仅简单通报了580万套保障房任务未完成。对于大量的保障房数据作假和质量问题,更鲜有责任追究。从这一点来说,当下真正的顶层设计,恐怕还在于如何让监管不再成为绣花枕头。否则,所谓的保障,将可能变成“空对空”的数字游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