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秦光荣: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
www.hyyz888.com 2011-09-26 15:51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 8月在广东视察时强调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下面,我结合云南实际,谈几点学习的感受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对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推进新兴产业崛起和发展的新亮点,不仅能较快地引起整个产业结构转型,而且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转型。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朝阳产业,就是发展实力产业、民生产业、创意产业,就是发展环保产业,更是关乎每一个人幸福指数的幸福产业。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之一。当前,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产业的黄金期,社会各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加快文化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按国际经验测算,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每年文化消费应为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只有 1万亿元上下,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我国网民达到4.85亿人,文化创作生产和交流传播有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平台。文化产业还是抗金融危机、逆势而上的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正如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蕴藏着无限的光芒和热量,蓬蓬勃勃,蓄势待发。

文化产业是实力产业。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可持续等优势和特点,对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西部民族地区,尤其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云南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云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上GDP比重达到5%的六个省区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提升其文化内涵,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激活文化生产力,以文生财、以文富民、以文强省。随着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将日趋显现,文化资源优势将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潜力、实力和魅力,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是民生产业。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营性文化,即我们所指的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多样的功能和特点,并能带动其他领域、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满足更多的人就业。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利于化潜力为优势,扩大就业门路,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云南边境线长,毗邻国家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习俗相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社会和谐。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产品的形成需要具有灵感的创意。发展文化产业为人们驰骋想象空间、创造思想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将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创新性。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其发展将有助于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一个好的创意形成的文化产品,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美国电影业为例,从老牌的迪斯尼电影,到卖座系列如《哈利波特》、《魔戒》、《星球大战》、《蝙蝠侠》、《阿凡达》等,皆风靡全球。美国还利用中国文化创意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赢得了巨额的票房收入。再如,日本人以我国《三国演义》为题材制作的电子游戏,风靡日韩;我国香港利用大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成功创意开发的《叶问》电影系列,叫好又叫座。可以说,创意制胜,创意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文化产业是幸福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要求和期盼前所未有,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在今天,讲到生活质量,文化已经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志;讲到幸福指数,文化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正是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化是人类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文化能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能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文化造就融洽的人际环境,诚信友好的社会环境,秀美纯净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环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产业是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是少数几个与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关系不大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最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交通、房地产等产业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充分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影响时代发展,创造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省,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独树一帜。这为云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重要基础前提。云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洪荒时代,云南就是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云南澄江帽天山动物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动物化石,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加拿大的“伯吉斯动物化石群”共同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云南禄丰是迄今世界上恐龙化石最丰富、最完整、最古老、最原始的地区之一;云南元谋猿人化石不仅是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类化石;东巴文字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云南崖画是世界原始艺术的瑰宝。还有灿烂的青铜文化、文学艺术、建筑艺术、书画艺术等。历史上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南诏国、大理国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诸多证据表明,云南这片热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受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各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云南的民族服饰绚丽多彩,内涵丰富;民族餐饮选料、烹饪都有很多独到之处,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民族居所风格迥异,精巧别致;民族婚恋五彩斑斓,富有情趣。还有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体育以及民族工艺品等。所有这些,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民族文化长卷,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所在。

迁徙文化丰富多样。历史上云南就是南北文化交汇和东西文明交融地,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最丰富、形态最多样化的地区,融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深邃的宗教文化、多样的外来文化于一身。大约形成于公元 6世纪后期,连接川滇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的茶马古道,推动了中外民族之间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云南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小乘佛教在国内仅云南独有,留下的一批手抄本佛经,其纸色、纸质均与敦煌藏经中的唐代卷子一样,书法、装帧都具有很高的水平;鸡足山是与峨眉、九华、五台、普陀齐名的佛教名山,是我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在东南亚享有极高的名望;我国内地几次大规模人口流动,军屯、民屯、商屯,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边屯文化,等等。丰富多样的迁徙文化,使得云南这块土地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优势可以说得天独厚。

地域文化特色浓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云南地形独特,高山峡谷阻碍了与内地的交往。省内山坝相间,一个个盆地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单元。再加上风格迥异的民族习俗,使云南不仅整体上孕育了独特的高原文化,而且不同的区域内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前提,充分挖掘其丰富资源,是云南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真正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

三、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云南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云南文化资源丰富,为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提供了先天的条件。虽然云南文化产业占GDP比例超过6%,但由于云南经济总量较小,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新业态少,文化产业链不长,文化服务价值不高,文化要素渗透力还不强,文化产业本身存在着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要真正形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仍需下很大工夫。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作为三大重要战略之一。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产业强,强省才立。我们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历史较长,有不少地方特别是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值得我们借鉴。然而,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产业有质的不同。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属性的关系。一方面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把喉舌性质和意识形态属性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管媒体,以宣传为中心,把正确导向作为最大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一句话,要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文化产业进程中,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到第一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我们的着力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少数人的文化需求,我们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是用先进文化引领的,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群众是否愿意花钱购买和消费,这是检验我们的一个重要标准,购买优秀文化产品的人越多,受教育面就越大。我们要准确把握群众需要,在占领市场过程中更好地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更多赢得市场。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努力找到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消费、满足多样性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才能繁荣市场。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最主要的是培育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合格的市场主体。要构建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强,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是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政府必须不折不扣履行的职责,发展经营性文化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这要靠市场来解决,也就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解决。在实践中,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事业中有产业,产业中又有事业。我们要探索一条用市场方式来满足公益性文化的路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益性文化效率,同时,有一些公益性产业还必须政府引导和扶持,对这一部分,我们又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兼顾大众和小众的关系,高雅文化艺术产品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扩大市场,努力做到雅俗共赏。通俗文化艺术产品要强调思想内涵,文化必须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才能启迪人、触动心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追求格调品味、寓教于乐、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不降低应有的艺术标准和文化品位。

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省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还必须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和谐、文化安全。认真处理彰显文化多样性和强化主导、壮大主流的关系,努力在多元中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遵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多元一体共识和格局。要认真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保护前提下利用,通过利用促进保护。要科学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把发展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结合起来,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结合起来。

2.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为了让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云南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制定了较为优惠的政策。根据省级文艺院团特殊实际还制定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其转企改制不减扶持力度的政策。要全面推进改革,近期要抓好省级层面各项改革的后续工作,巩固改革成果。基本理顺并规范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运作,特别是省级骨干文化企业要尽快做大做强,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加快重要新闻媒体经营性部分的剥离和转企改制,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切实把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

3.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大集团牵动战略,培育壮大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报业集团、云南广电网络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形成几家资产和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进一步更新观念,以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为突破口,鼓励社会资本和其他国有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一大批中小型文化企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围绕重点产业门类,规划建设一批影视制作、新闻出版、印刷包装、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等产业园区和基地,支持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4.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云南处于中国向西南开放的前沿,这个区域正是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西亚文化圈、非洲文化圈的交汇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云南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加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文化桥头堡。要大力推进一批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注重利用驻外使领馆、华人华侨渠道、国际文化贸易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在加强以政府为主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努力拓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鼓励云南文化企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发行网络,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由云南文投集团出资,中柬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吴哥的微笑》和中新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辉煌新加坡》分别在柬埔寨和新加坡定点演出后,影响很大,经济文化效益前景广阔。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我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通的优势特点,探索文化产品进出口新机制,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坚持办好石文化博览会、工艺品博览会、文化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展会,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文化出口基地。

5.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品。总结推广《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梦幻腾冲》等一批文艺精品的成功经验,紧扣市场需要,精心策划,规划和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前景、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视产品、民族民间工艺品、演出演艺产品、文化娱乐产品等,努力实现批量化生产,扩大文化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要在认真总结《金凤花开》、《滇西 1944》、《杨善洲》、《中国远征军》、《香格里拉》等影视作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云南重大题材,大力推出影视产品;要认真实施国家批准中国云南影视产业试验区丽江等基地建设,发挥云南“四季影棚”优势。围绕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和研发,精心推出民族民间工艺品。在充分挖掘和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吸收现代文化,加强动漫、网络游戏等现代表现手法和高科技成果的运用,进一步体现演出演艺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进一步丰富演出演艺市场。重视云南文化品牌的塑造,围绕“七彩云南”、“茶马古道”、“香格里拉”、“聂耳音乐”、“边屯文化”等重要文化元素,打造新时期展示云南文化建设实绩、体现云南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各级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科学稳妥地进行产业开发,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结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云南旅游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的魅力。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云南多年文化旅游发展的一条经验。丽江古城、云南民族村、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禄丰恐龙谷、大理新华民族手工艺示范村等就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要充分发挥云南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的优势,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科技与文化如影随形。科技的发展,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舞台表现上,借助现代声光电科技和影视特技,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数码电影技术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环幕4D电影、环幕电影、立体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云南近两年打造的几台旅游演艺节目《吴哥的微笑》、《辉煌新加坡》、《梦幻腾冲》就是利用声光电高科技手段,挖掘历史文化,赢得市场欢迎。用高科技挖掘丰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品潜力巨大。

变丰富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搭建发展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打通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的通道,这是加快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云南建立首期50亿最终达到100亿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并积极筹建文化产业创投公司、文产融资担保公司、文产小额贷款公司、文化产权交易所,积极争取2—3家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解决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7.强化扶持措施,坚持两手抓,实现两促进。云南文化产业潜力大,但起步晚、基础差,必须像扶持其他支柱性产业快速发展一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投入,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整合资源组建云南文化产业主要投融资平台——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并分两次注入21.2亿元资本金,同时组建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报业集团、云南广电网络集团。为了更有力地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云南省每年还专门拿出1万亩专项土地指标,支持重要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在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的同时,云南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也加大投入,并专门安排10多亿元资金,建设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

8.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强文化才强。这几年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办法着力培养人才,先后聘请了30多位国家级文化艺术名人作为云南省文化顾问,把一些具有潜力的文化艺术苗子专门送到北京、上海深造,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给予命名表彰,并按月给予补助。同时发挥文化管理人才作用,对经营管理业绩突出的带头人给予表彰和扶持。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乡土人才培养力度,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刀美兰、杨丽萍、寸发标等一批文化名人创业提供良好创业条件。建设云南艺术家园区,吸引省外、国外艺术人才到云南创业发展,为本地艺术工作者改善居住条件。筹建丽江泛亚文化产业学院,为云南省和东南亚、南亚培养实用型文化产业人才。

9.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宣传部门牵头、职能部门落实的领导工作格局。成立了以省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明确和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各级党委政府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并建立了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监督问责的机制。去年,云南还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云南行动纲要》,计划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民族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珠宝玉石、茶文化、体育产业等云南十大特色主导文化产业,着力实施大项目拉动、大集团牵动、大园区带动、大品牌驱动、大开放促动“五大战略”,力争实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2015年达到8%左右,2020年达到10%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云南又一个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基础上整理形成的。)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