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理论频道>前沿资讯> 正文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www.hyyz888.com 2011-09-26 15:52 刘明康 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经验

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的创新与完善,推动了监管实践的发展与深化。银行业监管工作在战略上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在战术上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审慎监管制度和监管能力建设都取得突破性进展,赢得了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行的良好局面。

一是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银行业监管肩负着防范单体机构金融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双重职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银监会汲取危机教训,探索实施逆周期监管政策,要求商业银行计提留存和逆周期资本缓冲,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以达到“以丰补歉”的目的。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时,及时采取贷款价值比控制等一系列有效的监管举措。对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提出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并要求计提系统重要性资本附加,探索构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政策框架。定期开展银行业风险同质同类分析,并按季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主要问题进行通报和风险提示,指导银行做好压力测试。

二是事前结构性监管与持续监管同步强化。在加强持续监管的同时,不断改进事前结构性监管措施,坚持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安排,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禁止银行为公司债提供担保,要求银行严密监测作为抵押品的股权价格的波动情况。审慎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要求试点银行必须具备并表风险管理能力,满足相应的资质条件。及时开展后评价,对于在合理时限内跨业经营未能达到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监管部门要求其退出该行业。将国别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国别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防范风险跨境传染能力。

三是监管标准统一性和监管实践灵活性适当平衡。在实施第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及制定监管新标准过程中,一方面,为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在2011年底前按照监管要求计提监管资本,初步建立资本充足自我评估程序;另一方面,要求不同类型的银行审慎选择和实施与自身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风险计量方法。统一设定适用于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低监管标准,制定了银行业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别实施监管新标准的方案,适当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标准,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以确保各类机构向新监管标准平稳过渡。

四是支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维护银行业体系稳健运行统筹兼顾。银监会高度重视金融业助推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要求银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围绕“主题”、“主线”运行,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合理调整信贷投向,确保“三农”及小企业信贷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执行差别化的房贷政策,有效助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引导银行业加强行业风险监测和管理,坚守风险底线,督促银行业完善信贷管理政策和流程,推动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五是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互促进。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银监会积极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工作,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近年来,通过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等措施,从董事会尽职、董事履职、治理架构等各方面引导银行业加强公司治理。结合国际上对公司治理的全面反思,及时出台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薪酬机制监管指引,督促银行建立绩效考核与风险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内在约束力。

六是始终坚持将国际最佳做法有效运用于中国实际。对照《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银监会先后进行4次自我评估,这项工作已成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能力的重要机制,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增强金融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第二版巴塞尔协议实施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套监管法规的起草和发布工作基本完成;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实施的时间表和基本方案已及时出台,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也纳入了相关要求。结合我国实际,银监会摸索和归纳了诸多客观、科学的监管原则,还广泛参与了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有效汲取了国际经验教训,维护了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对我国形成符合现代银行业要求的审慎监管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