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质量发展: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质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质量好,人人受益;质量不好,人人受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关心质量、维护质量、发展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坚定地走质量强企、质量强国之路,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质量的建设者、发展者和推动者。从50年代创造的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核心内容的“鞍钢宪法”,到60年代大庆油田“好字当头、自觉从严、质量第一”的要求;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到90年代引进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再到新世纪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每一次质量进步都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说,我国质量提升的历程,就是人民群众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创新、质量实践持续改进的过程。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少数地方和行业忽视了群众性质量活动的开展,表现为重专家、轻群众,重规模数量、轻质量效益,影响了群众开展质量创新的积极性。面对质量安全的新形势,仍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大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促进形成“质量关系人人,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环境。
坚定地走质量强企、质量强国之路,必须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舆论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推动工作的手段。通过加强质量宣传,引导全社会准确研判质量形势,增强质量信心,共推质量发展。要加强对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常识、质量典型的宣传报道,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质量、重视质量。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完善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让人民群众对质量问题有地方诉说,对质量工作有平台交流。对重视质量、发展质量的,要给力支持、鼓劲加油。对忽视质量、漠视质量,甚至践踏质量的,要敢于曝光、无情揭露,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
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提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展望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为质量而战,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和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定地走质量强企、质量强国之路,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勇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支树平为国家质检总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