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理论频道>群言荟萃> 正文
全球经济失衡拖累复苏进程
www.hyyz888.com 2011-07-29 15:46 曹远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时至今日,全球产出规模实质上已经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是,这种经济运行态势是非均衡、高风险的。世界经济仍处于一个缓慢、脆弱和持续性较差的复苏进程之中。

出现这种状况是各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很显然,全球经济已掉进流动性陷阱的怪圈。发达国家央行企图通过放松货币,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弥补私人财富损失,制造“货币幻觉”,以推动真实需求的复苏。但实际上,过剩的流动性更多地创造出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泡沫,助长了金融投机行为。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银行信贷依然低迷,私人部门受到通胀上升、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并未积极开展投资和消费。

表面来看,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金融部门尚未修复,居民部门去杠杆化进程仍在持续,主权债务危机重重,信用创造渠道受阻,全球需求无法重振。另一方面是外部供给冲击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政局动荡以及日本大地震等多重影响不容忽视。事实上,全球经济再平衡进展缓慢才是世界经济复苏不畅的深刻内因。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深刻背景,就是全球经济发展过度失衡。一些国家以过度的财政赤字、金融部门衍生化和居民负债为支撑,走上了高福利、过度消费的发展道路,造成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另一些国家则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居民消费不足,积累了过多的外部盈余,并向赤字方提供融资支持。事实证明,这是不可持续的,需要予以纠正。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要走上强劲、可持续的复苏道路,就必须在再平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开发,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不是重回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的老路。一国无能为之,那么就需要全球性的协调机制大力推动。

遗憾的是,危机后各国在再平衡上难以达成共识。发达国家重振经济的手段,依旧是老一套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赤字危机从居民转移到了政府,欧美主权债务风险大幅上升,进一步传导到金融部门和居民消费领域,经济复苏陷入迟滞。

面对失衡的挑战,未来仍需各国大力协作。应对举措至少包括:第一,对过度的全球失衡设定约束指标,要求各国采取切实的改革措施,否则将给予强制惩罚。美国率先提出了经常账户余额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目前看来实施难度较大。第二,世界各国应在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对发达国家而言,要削减债务,巩固财政;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推进新一轮产业革命。在上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之后,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可望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点。发达国家应充分利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先发优势,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技术转移力度。新兴市场国家则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强力推行新技术的运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