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伊始,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华盛顿。1月18—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表示中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面对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国关系,尤其是像中美这般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大国的关系?
大国关系折冲樽俎 新兴力量群体崛起
近几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西方大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下降,“富人俱乐部”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结束。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表现突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重上升;G20取代G8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机制和新兴经济体同传统发达国家的对话平台。在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全球治理成为促进大国合作的新平台,新兴大国走向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这种变化既体现了全球事务主导权多元化的客观趋势,也体现了多极化的一种可见前景。
与此同时,大国战略博弈领域不断拓宽,并呈现出纵深拓展的态势,围绕“后危机时代”新战略制高点的角逐日趋激烈。西方大国加快调整对新兴大国的政策,接触对话、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积极争取等方式相对突出;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发达大国与发展中大国之间的互动成为大国关系重组的“主线”。各国在气候变化、核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上争夺新秩序话语权;在新能源开发上争夺新标准制定权与市场准入权;在海洋、极地、太空、网络等“全球公地”争夺战略主导权;在发展模式上争取可持续的自主权。新兴大国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愿望日益强烈,彼此之间的合作机制不断加强。
当前,国际体系的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分量正在不断加强,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和增长点,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国际体系改革的生力军。
中美竞争性合作常态化
笔者以为,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无论是在冲突亦或是合作方面都表现得非常鲜明。中美关系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态势,是因为决定两国关系的双重动因强化了。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不断加深,金融危机进一步把双方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仅2010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出口便增长了39%,超过了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此次胡锦涛主席访美,中美更是签署了高达450亿美元的多项大单,相当于为美国创造了23.5万个就业机会。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互动,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除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与中国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反恐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也有着相互依存与合作的关系。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在东亚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影响,决定了美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时,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了中美关系的结构性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美国与中国的权力政治关系紧张。2010年,中美在安全上的不信任加深,并形成了以军演为主要形式的博弈。中美之间的权力政治之争,无疑是双方关系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所导致的逻辑结果是竞争,甚至对抗;而双方在经济上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的相互依存也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所导致的逻辑结果则是合作。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双方的冲突能够保持在斗而不破的大局之内,中美关系的区域性与全球性影响也更加突出。
过去10年,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对亚洲关注较少。而恰恰在这10年中,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迅速扩展,推动地区合作进程不断深化。因此,美国战略重心全面回归亚洲,以重塑由其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2010年,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曲解中国必要和有限的海防政策;二是稳固和提升美日、美韩的军事同盟关系;三是利用南海问题挑拨中国同有关国家的关系,试图制造更大的矛盾和纷争;四是通过军演炫耀美国实力的存在和优势,显示支持盟国和地区伙伴的“不屈意志”。
初步看来,美国的这些举措好像赢得了不少喝彩,但这都不过是一些表面和暂时的现象。东亚形势以及中国同东亚国家的关系,早已今非昔比。美国企图用“亚洲版北约”那一套过时的冷战思维来搞“遏制”中国的包围圈已非常困难。这不仅是因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因为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的互动就像钟摆一样,始终会在合作与冲突之间折冲。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美国要学会调整心态,要逐步适应中国的新角色。中美关系在力量的彼此消长中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