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理论频道>文史纵览> 正文
毛岸英,永远阳光的形象
www.hyyz888.com 2010-12-15 16:20 张德祥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毛岸英短暂的一生,却在人世间留下了长长的记忆。60年过去了,你的形象不仅没有淡去,反而越发鲜明,你那充满阳光的形象,在今天又一次感染了、感动了无数人。电视剧《毛岸英》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的超乎寻常的热烈反响,观众的选择,说明了你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说明了人们对你的尊敬。

电视剧中,毛岸英的形象向我们走来,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他身上的阳光。他是一个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永远地充满热情、活力和善意,给人以清新、温暖和亲切之感,使人感到阳光灿烂。

为什么他身上总是充满阳光?他8岁丧母,一个儿童在最依恋母亲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温暖和安全,流落街头,受尽了有钱人的欺侮,尝尽了人世间的炎凉世态。应当说,童年的经历给他心灵中留下了阴影。但他没有被阴影所笼罩,他没有走向消极,反而更加坚强。这也许就是常言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童年的苦难,在他幼小的心灵植下了人与人平等友爱的渴望。他的父亲母亲都是为这样一个社会而奋斗、而牺牲。毛岸英后来被党组织安排到苏联学习,感受到了社会平等的温暖、友爱和尊严,进一步激发了追求正义、和平的热情,主动请缨,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回到中国后,见到父亲,又使他精神得到了一次飞跃,这就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应当到工农大众中去,到生活斗争的第一线去,与工农兵相结合,经受艰苦磨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转变到人民一边来,与工农大众打成一片。毛岸英脱掉苏联红军的戎装,换上八路军的土布衣服,到延安农村劳动锻炼,到山西参加土改工作,到山东参加土改复查工作等,完全融入了中国社会,融入到老百姓中间去了。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他每到一处,很快就会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喜欢和信任,老百姓都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每次离别,老百姓对他都是那么依依不舍,就像告别亲人。这就是感情的相通。感情是一种驱动力。只有感情上的相通,才会感到老百姓最亲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再是一句口号了,而成为了一种感情自觉,成为发自内心深处感情驱动下的一种责任、使命和力量。毛泽东常对岸英说,人民大众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心中有了老百姓,对老百姓具有了这样一种神圣的感情,个人的恩怨得失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无足轻重了。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就是一个人心里的阳光,无私的人才会光明磊落,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岸英的形象为什么那么阳光的真正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岸英是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时代青年。他那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但他也为人世间留下了永远年轻、热情、阳光的形象!

在这里,还必须指出,毛岸英能够成为一名为国捐躯的英雄,是与毛泽东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作为国家主席的儿子,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比作为老百姓的儿子还要难。因为他清楚父亲的人格,理解父亲对子女的期望和信任。因此,他不仅不能有任何特权,相反,还要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以身作则。所以,毛岸英除了在延安因结婚一事与毛泽东发生过一次冲突外,再没有让父亲为自己为难过。“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你就得严格要求自己。“谁让我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我就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一点上,父子的心是相通的。因此,毛岸英要求到朝鲜战场上去,父亲为他送行。临行前,岸英问父亲,“您对儿子满意吗?”岸英期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但毛泽东并没有马上给他一个答复,而是说,“等你从朝鲜回来后我给你一个答案”。答案是清楚的,虽然毛岸英听不到了,但人民听到了,历史记住了!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感,为共产党人树立了楷模,尤其是为掌握一定权力的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父亲应当怎样爱子女?子女又应当如何爱父亲?大爱,就是为所爱的人增光!大爱,就是一种阳光!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