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张车伟: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制度规则
www.hyyz888.com 2010-11-15 15: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来说两句

无法实现就业是最大的收入分配不公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收入分配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但这一过程不会自动完成,而是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校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败,才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具体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加强再分配的收入调节作用,更需要改变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局面,形成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机制。

一是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平分配。在目前的收入差距中,城乡、地区和行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有关。这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既有传统体制遗留的部分,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影响,也有新形成体制的作用,如行业垄断以及灰色收入的形成等,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改革这些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体制机制,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环境。

二是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在现阶段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实际上加剧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中等偏上收入人群,起征点应该在职工平均工资之上,且应该随平均工资增长而动态调整。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资源税、国企利润的征缴,减少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税费,为劳动资本收益分配比例的改善提供条件。

三是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首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经营制度,合理确定国有垄断行业的资本与劳动分配比例;其次要加强劳动保护,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加强劳动监督力度,完善保障工资增长的三方协调机制。同时,迫切需要培养有利于劳动者的公平市场环境。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大量就业者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意味着本来应该用于保障的收入被其他生产要素占有,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总体上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仅覆盖城镇地区部分正规就业劳动者,虽然农村已经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从覆盖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镇和农村人口仍然缺乏养老保障。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让所有人都能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手段。

五是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生产性工人的工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就业收入水平,因此持续、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会提高产业工人的保留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重要条件。为此,要落实各项兴农惠农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走科技兴农之路,同时还必须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地区稳定就业。

六是积极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就业是民生之本,无法就业就无法参与初次收入分配。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其提供就业机会,让其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法实现就业就是最大的分配不公。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首先要求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