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期间,两样最惹人关注,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楼市。
尽管调控的力度没有放松,但是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似乎已经成真,长假期间屡屡传出开盘火爆的新闻。与此同时,长假期间美国“逼宫”人民币升值的动作也是一环接一环。于是乎,地产商的底气也有了:人民币升值了,海外热钱又来了,中国要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地产离暴涨还有多远呢?
以史为鉴吧。在被迫签订了广场协议之后,三年之内,日元对美元升值了88%,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涨,日本国内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极低的利率放贷给企业,希望借此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国际游资面对日元升值的预期,纷纷流入日本国内,杀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等。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足以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升值让日本的出口大受冲击,国内的产业资本在经营压力之下转而逐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日本房地产随之一路飙升,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日本房地产登足顶峰,最终泡沫崩溃,日本陷入了长期的衰退。
这一幕会在中国重演吗?恐怕很难。第一,虽然美国咄咄逼人,但今日之中国绝不是当年的日本,有着足够的谈判空间和余地;第二,虽然来自大洋彼岸阴风阵阵,但美国的政治家们的更多是为了即将开始的中期选举造势,施压中不乏“做戏”的成分;第三,回看当年之日本,楼市的疯涨需要热钱涌入和国内低利率环境,而这两大条件目前在国内都不具备。资本管制并未放开,热钱进入规模有限;而货币政策在通胀压力之下,也无放松之空间;在楼市的调控声中,占据国内经济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也没有胆量杀入“炒楼”大军。
由此看,楼市近期放量更多原因在于刚性需求的一次集中释放,其持续性仍待存疑,而打着人民币升值旗号为楼市鼓吹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楼市出现大幅回调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人口红利和国内投资渠道的匮乏,依然是房地产价格的有利支撑。回到股市上,地产股以及与之相关的建材、机械、水泥、钢铁的大幅杀跌是因为对楼市低迷的预期,如果这一预期已经不存在,是否意味着存在着日益强劲的修复动能呢?
在估值天平久久无法平衡的格局下,投资者对周期性大股票的疑问是究竟会不会涨?相反地,对小股票的疑问则正在变成究竟会不会跌?如果说一项投资总体上来看,只存在涨或平两种大概率可能,那就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因为高安全边际意味着估值上的优势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 2010-09-27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 2010-09-25钱学森“降职”的启示 魏碧海
- 2010-09-25论社会主义私有物权的本质与保护
- 2010-09-25爱国也讲方略 不要被看来很爱国言行所忽悠
- 2010-09-25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