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玲琳:有人说, “平主任”也好,“根叔”也好,这里都折射出一些体制性的痼疾。
桑玉成:我认为,体制性的问题当然存在,但如何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的教育和培育,用良好的领导行为来推进体制的变革,当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当然,由于体制的、传统的、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其难度确实是不言而喻的。再说,我们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规则的变革和创新,同样有一个坚守群众观点的价值取向问题。无论是在例常情况下,还是在突发事件等非例常情况下,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够用坦诚、真切、鲜明、生动的表达面对媒体和公众,其所能达到的良好社会效应一定会更加凸显。
支玲琳:我们也注意到,有些领导干部常常将准备好的讲话稿搁置一边,以 “讲一些个人意见”的方式说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话;有一些领导干部开辟了自己的博客,建立起自己与公众的交流平台;有些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到 “草根深处”,直接与群众交流对话,等等。这样的领导应该说给包括党内文风在内的党的作风带来了一股清风,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呢?
桑玉成:这显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从一以贯之的工作制度和组织纪律来说,领导干部的这类做法纯属“个人行为”,与工作制度和组织纪律也存在某种所谓 “不兼容”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一些 “个人行为”又会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欢迎。 “平主任”的 “高度组织性”和 “根叔”的鲜明个性特征所收到的不同社会反响就突出反映了上述之情况。现在的问题是,那种 “高度组织性”的表达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挑战,而且其社会效益也越来越低,获得信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频发,这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分化有关,同时也有社会信任和认同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坦诚、真切、鲜明、生动的表达来取信于民,当有助于建立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渠道,有助于增强党与群众的互信,从而有助于奠定社会健康、和谐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有的表达也仅仅具有形式的意义,真正令人民群众欢迎和认同的,还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作为和工作业绩。
- 2010-07-13宋晓梧:弱势群体能否不再为精英埋单
- 2010-07-13转变发展方式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 2010-07-13两岸联手 共同打拼未来
- 2010-07-13王兆国: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 2010-07-09国学班是时髦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