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
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我们办事情、想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则。或许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真诚地从实际出发,但作出的决策却事与愿违。或许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情景:两个人从同一实际出发,但制定的方案却截然相悖。带着从实际出发的善良愿望,为什么却不是总能收到“从实际出发”的理想效果呢?这是因为,从实际出发不是简单地“转一圈”、“泡两天”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蕴含复杂机制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个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从而,作为出发点的“实际”也有两个层面的规定。
一、从实际出发首先要认识“实际”,从实际出发的过程,以人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为初始阶段
在党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曾长期存在着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经验主义的思想路线,教条主义从书本和原则出发,经验主义从臆想和经验出发。它们表现形态各异,但都以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为特征。要成功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就不能不破除这两条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因此,“实际”的第一个层面的规定,也是具有根本意义的规定,就是指“客观真实情况”,就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对此,我们不妨称为“客观实际”。
可是,人们每每以为,从实际出发,就是直接依照客观实际本身制定计划、方案。推究起来,其实不然。从客观实际不能直接导出计划方案。计划方案来源于主体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主体先要解决客观实际“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规划实践“如何做”的问题。不言而喻,从实际出发的完整过程,首先以主体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为其初始阶段。
二、人认识和把握“实际”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主体决定的,因此,都具有主体化效应
主体深入客观实际、着手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时,必然经过或面临三个环节或问题,即:接触什么样的实际(确立认识对象);怎样把握实际(选择认识方法);把握到了什么样的实际(获得认识结果)。深入实际前,主体有着自身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有着自身独特的心理倾向,如一定的信念、意志、动机、兴趣、需求、情绪等。同时,由于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氛围中的主体,因此必然还会受到社会制度、民族心理、传统习惯、社会风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主体的“认识图式”。
客观实际通常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征。它们不可能都成为主体接触认识的对象。只有合乎主体认识图式框架的那些方面才会被选择为对象。不在框架范围内的方面,主体很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其中,主体认识图式的任一组成因素(如文化素养、兴趣、动机等) 都可以突出起来调整图式的整体功能而决定对对象的选择。例如,一同考察某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旅游业专家注意的可能是引人入胜的湖光山色,工业专家关注的可能是可资发展乡镇企业的丰富矿藏,渔业专家则更专注于适宜水产养殖的辽阔水面。可见,作为对象(出发点)的“实际”,既不是客观实际的全部,而是它的片面;也不是原来的客观实际,而是主体认识图式组织、建构了的实际。“从实际出发”伊始,主体就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制作”客观实际,使之打上主体因素( 知识水平、兴趣、动机等)的印记而获得“主体化的”形态。
对象(出发点)确定之后,如何把握这个“实际”呢?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图式,就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方法,图式决定方法的选择,图式本身也具有方法论的功能。一个意在否定某项措施的人可能不惜采取夸大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好大喜功的领导一般避用召开“刺头”群众的座谈会的方法。主体能否尽量全面、恰当地确定对象( 出发点),能否采取比较合理、相对正确的方法认识和把握对象,取决于主体认识图式中各因素的构成是否处于最佳平衡状态(比如理智因素抑制了情感成分,道德因素克服了自私的欲念等),从而,图式才能发挥出积极的整体功能。“平衡”当然不是指各因素的比例必须“半斤八两”,而是指它们相互协调到足以充分发挥图式积极功能的程度。例如当情感成分增强(或减弱)更利于认识时,情感成分的增强(或减弱)也是平衡。
主体接触“实际”的最后结果,是获得了对“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但主体认识和把握的实际,绝不等同于客观实际,而是后者在脑中的“反映”,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这种“反映”不是原封不动的位移或机械的复制,而是主体通过图式的 “改造制作功夫”,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阶段,而达到的对客观实际的理解,渗透着主体自身因素。因此,主体认识图式不同, 在同一客观实际中看到的实际亦不同,此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譬如,同去某个工地,普通参观者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企业家看到的却是混乱不堪的施工管理。好大喜功的领导者满眼都是振奋人心的“大好形势”,而吹毛求疵的“九斤老太”睁眼就是问题和困境。这种认识现象,酷似鲁迅指出的眼光不同的人读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然而,尽管主体看到的实际渗透主体因素,但主体自身却信以为是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而照此办事。
- 2010-03-26浙江“个性化高考”之探索
- 2010-03-26中国教育的理想与距离
- 2010-03-26网络文化中的精神价值构建
- 2010-03-26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 2010-03-26假记者横行源于真监督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