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理论频道>前沿资讯> 正文
刘尚希:调节贫富差距应从起点入手
www.hyyz888.com 2010-03-08 15:53 刘尚希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目前,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缩减贫富差距,是政府干预社会,实行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贫富差距,有财产意义上的,有收入意义上的,甚至还包括消费意义上的。从消费意义上来理解和调节贫富差距应该是一个重要思路。 政府调节贫富差距应从结果转到起点上来,起点的干预比结果的干预更有效。起点在哪儿?起点就在消费上。参与市场经济的游戏就像体育比赛,起跑线假设是一样的,最终的结果总是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那这个差距的大小,不是决定于起跑线,而取决于参与者能力。如果说能力差不多,在起跑线公平的情况下,跑出来的结果差距不会太大;如果参与者能力差距很大,其结果如何呢?那其结果就是差距非常大。所以,参与市场经济的游戏,其起点就在参与者的能力上头。在国民能力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出现群体性的能力鸿沟的时候,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缩小的。

那么,参与者的能力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消费。消费是人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技能素质等,都取决于消费的状况和水平。食品消费、健康消费决定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等则决定文化、技能等方面的素质。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仅仅靠私人消费来提升能力,也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还得靠公共消费,也就是政府向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消费。

按市场经济的逻辑,那就是:有钱了你就消费,没钱呢就不消费,你钱多就多消费,钱少就少消费。如果完全按照这个逻辑,很多人的能力在经济循环中就会落入到一个陷阱:低消费—低能力—低收入—低消费—低能力。文盲的孩子永远是文盲,穷人永远是穷人,社会阶层之间不能流动,社会阶层固化,一旦固化就会形成阶级,一形成阶级就会对立,对立就会革命,过去马克思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很清楚。要避免经济循环中的能力陷阱,政府的公共消费是关键。

只有从起点上来解决问题,在能力上缩小差距,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群体性的能力差距小了,群体性的贫富差距也才可能缩小。你今天穷了,但是你可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消费,使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能力不因私人消费的不足而落空,那么经过努力,在市场竞争中,你还有希望再变成富人。这样,阶层之间是流动的,阶层就不会固定,社会也能稳定。

所以,政府干预社会的贫富差距,应从对结果的干预转到对起点的干预上来,从消费、能力入手。这样,政府对分配的干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才可能避免社会两极分化。一厢情愿地认为,缩小了收入差距,也就认为同时缩小了消费差距,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误区。现代社会,居民个人对公共消费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收入差距缩小不见得消费差距也会缩小。例如教育消费、健康消费,不能说给低收入者增加补贴就能解决,如举办农村教育,这不是给农民一些钱就能替代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越来越具有公共性,就是买米买菜这样看似很私人的事情,也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对食品市场的调控和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等等。

从结果的干预变成对起点的干预,消费是最重要的着力点。传统理论中消费是分配的结果,是一种静态的认识。从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这社会的两种生产来分析,从动态的经济循环来观察,消费是起点,是归宿,是出发点。从这一轮经济循环看,消费是结果;但从下一轮经济循环看,消费又是起点。干预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要从消费入手缩小能力差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而参与者的基本能力又不因经济、社会因素而悬殊,经过市场竞争,即使存在收入、财产上的差距,那也是公平的。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