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三、加强理性引导,管好通胀预期
记者: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的通胀预期正在增强。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应如何引导与管理通胀预期?
刘明康:通胀预期增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CPI转正。去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环比上涨0.3%,同比、环比双双由负转正。二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和地方加大了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用服务事业收费价格改革力度,一些长期偏低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用服务事业收费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三是国内外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回暖升温,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上涨较快。
对此,我们应密切关注,科学引导与管理通胀预期。一是加强政策宣示和信息披露,适时释放必要的政策信号,引导公众形成合乎实际的判断,防止因囤积、抢购等非理性行为推动物价的实质性上升,弱化通胀预期自我强化的循环机制。二是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科学调节市场体系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防止全球流动性过剩对国内的冲击;高度重视资产价格的变化,抑制投机性购房,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防止因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带动商品、服务价格上涨。三是控制好资源性产品价格、公用服务事业价格的改革力度,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因价格改革举措集中出台、大幅调整强化居民通胀预期;加强对资源垄断性行业、公用服务企业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消耗和成本,防止因管理不善,成本上升倒逼资源性产品、公用服务行业收费上升,并带动竞争性产品、服务价格上涨。四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对低收入群众的社会救济。
记者:近期通胀预期增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些人由此担心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发生,这种忧虑有根据吗?
刘明康:我国是否会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情况。目前,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和不良资产清理远未结束,融资中介功能尚待恢复,大量过剩产能还有待调整消化,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培育之中,全球经济的复苏必将是一个缓慢、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尽管全球流动性相当充裕,但产生全球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很大。二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需求、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操作,以及供应方的结构性变化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会加大大宗商品的需求,但从绝对量看,发达经济体仍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耗国。在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并无持续上涨的压力。美元长期走贬预期和各种投机操作,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但很难设想这种上涨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的出现,也会降低对矿物燃料等大宗商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三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在复苏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近期还不会实质性退出。但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渐好转以及公共债务压力的加大,刺激政策迟早要退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流动性因素将明显减弱。因此,我认为近期我国发生输入型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 2010-03-01刘云山强调: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2010-03-01陈至立:开创中国妇女运动新局面
- 2010-03-01人民日报评论:把制度化、机制化作为根本保障
- 2010-03-01高铁演绎自主创新“中国速度”
- 2010-03-0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