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任务是保持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变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作出了新的判断,他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3](P537)在这“两个转变”中,前一个转变反映的是党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变化,后一个转变反映的是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这两个转变事实上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从不掌权到掌权的变化;二是从领导革命到长期执政的变化;三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党的历史方位所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使得我们党的执政方式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积极应对民主政治时代执政合法性对执政方式提出的考验,“有限政府”对“党管一切”执政方式提出的挑战,以及市场经济对民主法治的要求更为迫切,也对人治集权的统治模式提出挑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具体说来,一是要完善政党立法,建立专门的政党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好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避免党的活动方式的随意性,反对以党代政、以党治国;二是要坚持主权在民以及适当地还权于民,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党际民主与人民民主,积极培育公民社会;三是要善于吸收善治的有益成分,推动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四是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执政方式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八、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建设历来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自己的使命,这对于任何政党来说都是一致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就在于其一切活动都是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因此,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根本目标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人心向背的根本在于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世界各国执政党普遍得出的一条最基本的执政规律。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成事之基、制胜之道,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顺民心、合民意、得天下的一条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所在,始终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80多年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也是自诞生以来坚持不变的现实实践。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忠实地履行着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如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仍然是我们党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剧,“西化”、“分化”与反“西化”、反“分化”的斗争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定全体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仍然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而党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党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就是要更好地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虽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执政使命,但是,从根本上说来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士)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英]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M].曹振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9-8(4).
- 2010-01-07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为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2010-01-06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 2010-01-05解放军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
- 2010-01-05解放军报:在新起点上推进军队党的建设
- 2010-01-05省科社学会研讨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