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世界眼光、全面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温饱”、“人均”这样的概念来描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反映了他是着眼于人民生活提高和改善的角度来思考发展战略的。小康,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通百姓对一种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历史上就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这个词,很直观,老百姓最理解,感到亲切。他还认为,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前提是共同富裕,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起来,提高占人口80%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关键。用小康社会来定位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一个新的角度,直接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搞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了这一点。我们党提出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的成果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上来;要采取各种措施,使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是,必须坚持世界眼光。从国际比较中确定我们的战略目标,这也是小康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邓小平同志亲自到一些国家进行考察,他对世界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非常了解,甚至对一些国家的总产值和人均产值都了然于心。他强调,我们的同志要“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看看人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他多次讲,小康的提出是受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启发。他所以使用“翻两番”、使用人均产值并换算成美元来计算,都是为了进行国际比较。他说,有比较才能看出差距,才能确定正确的追赶目标。他较早使用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在当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很新的统计指标,它包括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这是我们过去很少统计的。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对世界发展的敏锐和洞察,才使我们的发展理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后来,党中央根据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的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直站在了世界发展潮流的前头。这是我们的现代化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必须坚持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目标,决不仅仅是800美元,而是全面发展的指标。这从他的许多论述中都看得很清楚。比如,他以苏州的发展为例,说明实现小康后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他说,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邓小平同志这段话,就是著名的小康社会六条标准。显然,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还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沿海和内地发展两个大局的思想,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思想等,这些都是与小康目标联系在一起思考和提出的。仅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邓小平年谱》中就出现过17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邓小平同志这种全面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调,在我们党后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中,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30年过去了,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有了重大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当初设计的小康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当我们为今天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邓小平同志,感谢他为中国人民所作出的不朽贡献。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和理念,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好、贯彻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009-12-22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程达到74.6%
- 2009-12-09奋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2008-10-2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08-10-19工人阶级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记事
- 2008-06-11陆昊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