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之三:兴绿色政绩观,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社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数字洱海:
◆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社会总收入57亿元,增长15.6%。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者921.6万人次、海外游客31.7万人次,分别增长6.2%、17.9%。
◆2008年,洱海流域生产总值162.18亿元,占大理州的43.6%以上,年均递增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8万元。真正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中国环境科学院首席专家金相灿:10多个春秋,大理州委、州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生态文明建设。一届接一届,毫不松懈,经过艰苦努力,使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苍山洱海风景区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素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气势恢弘的苍山、高原秀丽妩媚的洱海、古城、三塔及山海之间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风光。
2003年9月,大理召开“构建滇西中心城市”规划会议,大理定位为“著名的文化、旅游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大城市,风花雪月大花园”。2006年1月,“大理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被国家建设部公布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面对这样一块宝地,大理人围绕“洱海清,大理兴”坚持合理布局,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新优化、调整,坚决将一批重度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工业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大理州的发展“铁律”,也折射出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政绩观。
一切以洱海保护为前提的“绿色政绩观”,使得大理人懂得牺牲,知道取舍。早在2005年洱源县的财政收入就已过亿元,在大理州名列前茅,但环保至上的原则,洱源人主动放弃影响环境、影响生态的发展项目,2007年,洱源县在全州的排名跌至第八位。
为了洱海保护,洱源人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让步。面对保护洱海源头头等大事,洱源没有一丝一毫犹豫和迟疑,举全县之力,呵护身边那一池碧水。洱海的地热资源丰富,被誉为“温泉之乡”;这里风景秀美,被旅游者称为“度假天堂”。迷人的湖光山色与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洱源被称作“天女撒歌的地方”。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洱源的生态旅游后劲十足。去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66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社会总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9%。
洱源今天的变化,完全得益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环保治理。“为治理湖泊而保护湖泊”的“大洱海”治理观念,把洱海保护放在主导大理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大理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最终实现了大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 2009-12-17大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009-12-11生态文明建设亟须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指标体系
- 2009-11-24福建拟立法鼓励台胞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 2009-11-24福建拟立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不作为处分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