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白”本意是指没有名气的白丁。明朝时专门用来指代阉割后入不了宫、做不了太监的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唐朝。其时宫中内宦气焰嚣张,权势登峰造极,以至能随意任免朝臣、择立皇帝,于是私自阉割一时间形成风气,出现了大量不由诏命而自宫的人,被时人称为“私白”。明代宦官势力再次强盛,自宫现象也随之严重,“无名白”的数量急增,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明初,太祖朱元璋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戒,规定内宦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等,并悬铁牌于宫门,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以示震慑。因此,这一时期“无名白”问题不甚突出。然而,从成祖开始,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在于“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重用宦官,围攻南京时,又多以建文帝的左右为耳目来窃取朝廷机密。随着这些为朱棣夺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民间自宫之风也日渐盛行。
到仁宗时,“无名白”开始成批出现,渐呈无法遏制之势。仁宗即位初即有长沙民自宫求用。不久,兴州左屯军余徐翼“有子自宫,入为内竖,乞除军籍”。在仁宗即位之初就发生两起“无名白”求用事件,可见当时社会上“无名白”问题已趋严重。为遏制这种现象蔓延,仁宗断然下旨严禁自宫行为:“令凡自宫者以不孝论。”不过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这条圣旨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到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明廷甚至不得不将陆续制定的“禁止自宫”的相关条文编进具有法律意义的《大明会典》,如万历《大明会典》中“禁自宫令”竟达15次之多。然而,不管处罚如何严厉,自宫者依旧不断。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整村、整庄皆自宫的极端现象,数十万“无名白”游荡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为了控制无名白的发展,明代统治者采取的禁令不可谓不严厉,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有的条文形同虚设,自宫者依然故我呢?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首先就在于明朝内廷对大量宦官的不断需求。在这个贵不可及的政治家庭中需要繁重和特殊的服务,尽管皇帝和后妃拥有众多的女仆,但皇室事务不可能完全由女人担当,而皇帝的猜忌心理又不允许男性在内廷执役,于是,宦官便成为担负宫廷服务的最理想人选。也正因如此,明统治者对自宫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虽频繁下令严禁自宫,但却从未认真执行。自宫者们深信,只要有后宫存在,就需要宦官,皇帝就不可能把他们一概拒之门外,因而一批又一批的正常人便加入到“无名白”的队伍中来。其次,从自宫者本身来说,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视的贱役,所面对的是生理的缺陷、卑贱的地位、家庭的排斥及社会的歧视,但他们身处宫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杀予夺之无上权威的皇帝,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敬畏。敬畏之余,人们发现位在贱役的宦官还拥有令人目眩的权势和吃用不尽的财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第三个高峰期,涌现出大批有权有势的巨宦,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