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绩考核——
干得好不好 算账见分晓
“城镇新增就业劳务输出”等新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涉及各项工作投入的指标被排除
“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7.479分;教育发展与职业培训:5.891分;城乡医疗卫生:5.000分;城镇人均公共绿地:2.128分……”在重庆19个区中,江北区20项指标的总得分为91.333,位居第一。
第一由何而来?91.333分又怎样构成?
“总分100分,由3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76项三级指标构成,每项指标根据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权重,对应1—11分不等的分值,由全市31个市级部门逐项考核评定,并经统计部门审核把关,市考核办再通过公式折算成相应的分数,各单项分数累加得到总分。”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处工作人员介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考核是一笔一笔地算细账,靠权威统计数据对40个区县排队,有效防止地方与部门‘勾兑’,从机制上确保了实绩考核的公平公正。”
也正因如此,在“三维一体”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中,实绩考核成了“重头戏”,在实绩考核、民主测评、民意调查3项中权重最大。重庆坚持分类考核,突出实绩导向,分别制定了区县、部门、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并根据自然条件、功能定位、发展基础等因素对区县再细化分类。实绩在考核总分中占比最大,区县序列达75%,部门序列占60%,高校序列占50%。
“以前也有考核,但是由于考核体系多而分散,由不同的单位主持,导致考核标准不规范,被考核的单位也应接不暇。再加上一些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量化标准,而是笼统以‘优秀’、‘好’、‘一般’等模糊字眼评定,导致有些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的结果对区县自然也就没有多少约束力。”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表示,正基于此,新启用的考核体系对实绩的考核格外强调考核体系规范有序、考核内容具体细化、考核成绩严格审核。
尤其是对考核内容的设置,“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注重考核发展质量、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统筹城乡的推进;既注重考核发展绩效,又注重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考核党的建设。”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城镇新增就业劳务输出”、“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新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而一些涉及各项工作投入的指标则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