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状况不仅关乎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积极回应,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党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表明,党的建设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要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并切实取得成效,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认真探索在革命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并自觉地按规律办事。这个时期形成的毛泽东建党思想,就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因为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认真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并自觉地按规律办事。这个时期先后形成的邓小平党建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党建思想,就是对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我们党执政60年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视野出发,通过总结执政以来党的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和凝练了执政党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正是在科学总结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基本经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要求。
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积极回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从国际方面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这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带来全新的挑战和考验。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可以说,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党情来看,目前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可以看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给党提出的极高要求与党的建设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既凸显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也凸显了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党要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经受住各种考验,就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正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各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我们党在思想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在组织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在作风建设上取得明显进步,在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重要成果,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比如,提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的“两个历史性转变”,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逻辑起点;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容。这些党建新思想,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宋福范)
- 2009-12-0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2009-11-30扎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2009-11-29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