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理论频道>理论参考> 正文
从民间信仰到群体精神
——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视角
www.hyyz888.com 2009-11-25 15:25 王平君 来源: 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最后,人生礼俗由于寄寓着人们对于幸福、长寿、平安等的祈求而必然融入民间信仰的成分。各民族的婚姻礼俗隆重而丰富,主题不外乎祝福与辟邪。如撒帐习俗,当新婚夫妇交拜毕,就床对坐之时,众妇女便向他们身上抛掷同心金钱、五色彩果,以祝新人早生贵子。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向新人抛撒花粉或彩色纸屑的习俗;广大乡村曾经是十分流行结婚吃红喜蛋的习俗,因为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蕴涵神秘力量的生殖物。向新娘或花轿、迎亲队伍泼水或喷水则是为了辟邪,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从火堆或火盆上跨过乃在于用火烧掉附在新娘身上的邪魔。

因民间信仰而成的各种习俗已经随历史的长河演变为各种仪式,并且随地域的不同而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其核心的主题还是不变的,祝福和辟邪反映着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美好家园是靠自己创造的,民间信仰仍然是创造的动力来源。

二、民间信仰应该升华为群体精神

人是理想的动物,理想是对未来的憧憬。民间信仰下的未来是零散的,方向也不尽一致,有些甚至背道而驰,这其实是农村乃至传统农业生产能力远不如工业的原因之一。与农村的建设相比,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意识,除了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地之外,就是城市都拥有着自身的精神,这是城市不断向前的动力。没有和城市一样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这是农村的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提出了农村与城市拉近距离的任务,对于农村工作者和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农村具备这个可能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农村的民众,因此必须发挥出这些人的主观能动性。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各自为阵远不如分工协作高效。实在的分工协作的基础就是主观上的相互认可、相互信任,这样就必须令这个群体具备一致的精神。对于主观能动性而言,就是必须完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这一过程,必须依靠农村工作者主导作用。

方向一致的动力来自于群体精神,群体精神由群体中个体的精神共同形成,个体的精神是物质的属性,从物质到精神之间的一个纽带就是信仰。民间信仰是民众个体的精神依托,分散的信仰不仅散乱,而且参差不齐。信仰应该得到尊重,也是能够正确引导的。中国的民间信仰是非宗教性的,因而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一般地,民间的信仰立足于当世,并不希求于来世。因此,民间信仰都充满着对今生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祈望的存在伴随着农耕经济地下的生产力而演化为祝福和辟邪的习俗。物质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群体中个体今生的未来更加清晰,这便是民间信仰升华的契机。年夜饭、腊八粥注重的已经不是祈福与酬神,而是仪式本身和精神的延续。这种现象是令人欣慰的,反映着个体精神的自发向上的活动。这一现象也是农村工作者的机会,从民间信仰升华出群体精神的入路已经开启。另一方面,偶像或者图腾仍然存在,群体的个体也能初步意识所膜拜之物是精神的凝聚场所,缺乏得知是对精神进行精炼。文化工作者能够从村民生活的信仰中总结出精辟而向上并且被乡亲认可和接受的群体精神。从逻辑上来讲,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一步。信仰、精神、文化是浸润着农村的生活、生产,群体精神构建应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历史的眼光,在民间信仰的沃土中开出健康向上的群体精神之花。(作者单位:中共台州市路桥区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安琪:《群体精神的美学体系》,文艺研究,1990年第一期。

2、向柏松:《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