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步成效
实行村干部“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让广大村干部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是村干部的精神面貌还是村级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变“要我当”为“我要当”。村干部保障机制的全面推行,解决了村干部最想、最急、最盼的一件大事,不少人原来不愿当村干部,现在是争着当村干部,各乡镇也因势利导,通过开展村级班子“回头看”活动,对村干部队伍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已有90%以上的外出村干部主动收回了已递交的辞职申请书,要求重新回到工作岗位;3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返乡参加了2008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各村均建立了3名以上的村后备干部队伍,村级组织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变“被动抓”为“主动抓”。以前,村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作热情不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等问题,严重的甚至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实行村干部保障机制后,村干部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打卡发放,不仅保证工资能正常增长,还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待遇。“一年忙到头,一分钱没有,待遇没保障”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了。高士镇高士村党总支书记聂金良给自己算了这样一笔帐:现在当村干部一年下来少说也有8000元的工资,到2010年还能突破1万元,快赶上一般国家干部的工资水平了,退下来后还有了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任何理由不主动地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明显地感到,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过去村干部大多是 “推着干、哄着干、宠着干”,现在是“主动干、创新干、比着干”,干实事,办好事,已经成为每个村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变“家为主”为“村为主”。过去,村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以“家”为主,主营自家的“自留地”,兼营村里的“责任田”。村干部保障机制实行后,村党组织和村干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压力,村干部将80%以上的时间用于抓村级工作。尤其可喜的是,抓经济发展、兴办公益事业已成为村干部的主要工作目标,一些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渠、水、路等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今年“七一”期间,部分村组织开展了村党员干部民主评议活动,结果显示党员群众对村班子和村干部的满意率达到了92%以上。
- 2009-11-16莆田秀屿区建立农村廉情监督员制度 监督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