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手中的思想武器。表面上看来,这关乎理论的通俗化问题,实质上隐藏在背后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因此,端正学风,重建面向当代中国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按其本性来说,是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时代之外的遐想,不是遨游于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曾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在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121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请注意“真正的”三个字,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即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才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已经消灭了书斋中的理论,我们今天不能又回到过去的老路,重拾书斋漫步、闭门造车的旧梦。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样的时代呼唤着属于自己时代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最早提出理论武装群众的思想。他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全人类,首先是给了工人阶级。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行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3页)“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2页)广大理论工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作出了巨大努力,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创新理论的同时,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理论创新和理论普及是相互促进的。理论创新指导理论普及,理论普及又促进理论创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09-10-2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索
- 2009-10-15抓好理论进基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09-11-05“全营养”搭配弥补宝宝挑食
- 2009-10-15创建理论进基层十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09-11-052010年考研成功必备:冲刺阶段六大黄金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