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的价格,通过市场调节可以再降下来”,银川的宣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审视公共产品定价机制的新视角
这几天,寒潮席卷中国。漫天冰霜中,下面这条消息,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今年银川的供暖价格下调了。”
此次供暖价格下调是煤价回落所致。有涨有跌,这本是价格行情的正常表现。人们的“过度反应”,尴尬地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需求刚性导致垄断性公共服务行业的价格刚性,听证会往往是“听取涨声一片”,而以价格联动形式降价的,并不多见。
去年煤价上涨时,供暖价格上调,曾让银川人一度难以接受,因为人们不信价格还会随市场波动降回来。从这个层面讲,“上去的价格,通过市场调节可以再降下来”,银川的宣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审视公共产品定价机制的新视角。
事实上,花样繁多的价格联动,公众并不陌生。但此前多是一些企业打着“与国际接轨”旗号,演绎“快涨慢跌”式联动。水、电、气、公交票价等,莫不如是。这样的“联动”虽说人们已见怪不怪,但其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这些产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政府必须力保其民生保障属性,兼顾公益诉求。
真正遵循市场规律,寻求企业与公众利益间的平衡点;企业运营成本透明化,严格进行成本监审;在能源价格波动时,举行调价听证会;控制成本、广纳民意,政府、企业与民众形成良性互动——只有这样,不管是“涨”还是“跌”,才不会是一笔糊涂账,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
银川供暖价格调整的另一亮点就是,决策听证不走过场。听证会成为“听涨会”,多因决策程序被悬置的行政惯性所致。听证会不能只有政府和企业的声音,听证结果若只能作为政策的附件,而不能影响决策,这有限的“民意”搜集,不过只为民众留下了付费的选择,且只有“更贵”和“最贵”两个选项。决策若无有效的民意参与,就会导致公共责任缺失,公共利益自然难以得到维护。
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在涉及公共产品的定价时,在能源价格出现波动时,政府不仅要有科学的成本核算,考虑企业经济利益,同时更应兼顾公益,特别是社会的承受能力,确保供暖价格的良性循环。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只有0.1%的遗留问题,也要用100%的努力去解决,要保证让全市居民都能温暖过冬!”银川市的表态,折射出了这样的理念:让公共产品价格真正遵循市场规律、体现公共责任,让公众在经济和气候的寒风中感到来自心底的温暖。
- 2009-11-06液化气价格再次上涨 宁德市区每瓶涨至78元
- 2009-11-05福州叶菜价格 天凉价不凉
- 2009-11-04公共产品价格应体现公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