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逄先知: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构想
www.hyyz888.com 2009-10-22 09:1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二、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第二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突破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观点,但是要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并且如何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不单纯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

拿农业来说,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确立以后,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农业经营体制和形式,需要多大的经营规模,才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就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实行合作社,在这种体制下1962年到1966年每年粮食增长270亿斤。这样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了发展。后来在农村中实现了包产到户,他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加以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改革,逐渐采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新的经营体制和经营形式,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一届三会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运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基本矛盾的法则。1957年中国科学院汇报提纲里面了引用了《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几个问题》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毛泽东当时说,他不记得说过这个话。但是毛泽东对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视的,对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从来给予高度的评价。

毛泽东把提高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称为技术革命,把社会政治革命放到同等的重要地位。毛泽东纵观世界国家的发展之路,深知欲达到强国之目的,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给我们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在三年困难时期根据毛泽东的“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关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国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否则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但同时必须发挥各个地方的优势,给各个地方一些权利,否则就会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毛泽东从中外历史发展的比较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说“欧洲的好处之一是各国林立,各搞一套,使欧洲经济发展较快,我国自秦以来,形成大帝国、那时以后,少数时间是分裂、割据、多数时间保持统一局面。缺点之一是官僚主义、统治很严,控制太死,地方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发展,大家拖拖沓沓,过一天算一天,经济发展很慢。现在,我们的情况不同了,全国各省又是统一,又是独立的。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如此。毛泽东说这种中国集权和地方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统一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既坚定维护了全国的统一,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发展全国经济非常有利。

毛泽东强调地方统一性的时候,认为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统一安排,集中力量高效办大事,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