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自身的性质和特色是根本保证。制度建设能够把我们党的建设成功的经验保持下来,持续下去,使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世世代代得到传承。
陈红太强调,制度建设实际上根本问题在于制度化,一定要注重这个“化”字。制度建设不是说我们制定了文本上的一些规范就万事大吉了,要把我们党建设中的好的经验和制度创新内化为我们党组织和党员内在的一种自律机制和秩序。这样才能传承下去。所以,制度化不会因为领导者的变化或者少数人或个别人意志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关于腐败问题,如果我们党从根本上抑制和解决腐败问题,也会作为党的一个制度传承下来。”陈红太说,《决定》里面关于制度化方面也提的很充分。比如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已经成为我们党带有刚性制度化约束。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与时俱进。还有,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这三个执政也逐渐地会成为,并且真正成为我们党的基本执政制度和方式。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陈叶军)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陈红太今天下午作客人民网·人民议事厅,解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陈红太表示,我们国家一些地方在实践中有两个框架,一个是党管干部这个原则,第二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大的制度框架。
陈红太指出,《决定》有四大部分内容提到了在干部选人用人上体现民主:第一,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第二,建立健全党代表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的制度和方法;第三,双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和上级推荐相结合,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第四,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任用干部的票决制。这是这次《决定》中党的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的规定。这些规定都体现了地方和基层在领导干部选任中,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成果,对于扩大党的领导干部选聘当中的民主具有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陈红太表示,我们国家一些地方在实践中有两个框架,一个是党管干部这个原则,第二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大的制度框架。在这个大的制度框架下面,在干部选人上如何实现民主,地方实际上有很多探索,做的比较突出的是四川和江苏。四川省从1990年代末就开始在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领导选任中搞公推直选和公推公选的试点。2003年以后,江苏省也是,他们主要是如何在干部选任中扩大民主参与,实现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用民主的方式选人,效果也非常好,取得了很多经验。十七届四中全会这个《决定》带有很强的经验性。经验性就是我们所有的制度出台和政策出台,在背后都有经验的依据,有些地方创新,经过党进行归纳,然后进行推广,进行试点。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陈叶军)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陈红太今天下午作客人民网·人民议事厅,解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陈红太认为,新形势下,党建的最大考验和中心工作是进行理想信念建设。
陈红太说,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可以概括为理想信念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其中理想信念建设尤其重要。实际上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意志和理想信念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理想信念的统一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内心与生命同体同在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党员对我们党崇高追求的事业、神圣使命的那种信仰,以及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这种理想信念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理想信念的力量实际上是无穷的,它是神圣的、伟大的力量。我们党正是依靠这种理想信念的力量才战胜了前进中的艰难险阻,从弱小变得强大,这是它内在的一种不竭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 2009-10-16陈红太:干部任用关键在以德为先原则,四个环节考验德
- 2008-04-24实行干部任用票决制让谁欢喜让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