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先后开展了4次“关注森林·探秘武夷”联合科考活动。作为记者,我有幸参加了全部4次联合科考,并跟随美国生物学家凯文等人深夜探访过武夷山,让我对大自然的神秘、对科考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初见李振基教授,是2018年在武夷山参加的一个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上;后来,我又在武夷山两次遇见参加联合科考活动的他。 这位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是全国群落生态学家和自然教育专家,30多年来一直从事森林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脑中记下几千种植物,学生都称他为“植物活字典”。 李教授擅长讲“植物的智慧”。他说,在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都是适者生存,大到乔木,小到苔藓,无不拥有独特的生存妙招。而且,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都形成了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机制。例如,植物要用漂亮的花或香甜的蜜,去招引昆虫帮助传粉;同时,又不能送太多东西给动物吃,于是,植物发展了刀枪,或毒,或木质化,让大部分动物不去吃它。 这些科普,瞬间点燃了我探秘自然的兴趣。 以前,我没见过蛇,但我怕蛇。这莫名的害怕,可能是源于小时候听大人讲“蛇有毒”,在心里烙下了阴影。直到遇到美国生物学家凯文,才缓解了我对蛇的恐惧心理。 凯文是新物种雨神角蟾的发现者。2019年8月23日,我跟随凯文夜探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山上漆黑一片,凯文捕捉到一条蛇,他借助专业工具,仔细观察:蛇时而盘成一团,时而整个身体呈S形,嘴吐蛇信子,两眼仿佛冒出冷冷的凶光…… 而凯文欣赏蛇的表情,是那么的喜悦,就像他乡遇故友。 面对吓得发抖的我,凯文笑笑说:“你可能没有接受过自然教育,没有掌握蛇的习性。如果有足够的防范危险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喜欢与蛇交朋友。 李振基、凯文……每一次科考活动,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参加,他们学有专攻,各呈精彩。在科考过程中,有一些妙趣横生的场景,令人难忘。 上月27日清晨,久雨放晴,春光明媚。光泽县寨里镇境内一处原始丛林间,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发现2朵球状的褐色蘑菇,只见他取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瓶盖,对着蘑菇顶部径直浇下去。刹那间,从蘑菇顶部的小孔中冒出缕缕“青烟”。 曾辉科普道:“这是马勃,‘冒烟’其实是在扩散孢子。马勃具有止血功效,已作为中药材得到利用。” 与专家交流多了,跟大自然接触多了,我愈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体悟到尼采说过的一句话:“一切诗人都相信,谁静卧草地或幽谷,侧耳静听,必能领悟天地间万物的奥秘。” 由此,我想到自然生态教育的重要性。现在不少中小学生埋头于课业,无暇抬头仰望星空,从小就与大自然隔离。反观我自身,也是参与了联合科考、夜探武夷山,才重新构建了对自然力量的认知。 人类从森林中来,一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地,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只有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才能从自然中获得无限的灵感,发现一个新世界。(黄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