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部校共建> 正文

校园媒体“出圈”记

2021-09-30 17:38:5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李美霖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校园媒体“出圈”记

“总有人还在坚持着好好做新闻,坚持新闻的力量。真好啊!”提起“有Young周刊”,有网友这样感叹道。

目前,“有Young周刊”旗下微信公众号“有Young实验室”的关注者里,一半以上是18—25岁的读者。一个校园媒体为何能成功“出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Young周刊”从组建团队,到形成稳定的报道栏目,再到第一篇作品走出校园圈子,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

对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有Young周刊”指导教师杨晓霞,解析校园媒体成长历程。

应时而生:实践教学改革产物

“有Young周刊”是疫情影响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产物。出现时间特殊,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杨晓霞表示,它原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7级新闻班尚嵘峥的个人公众号,虽然在开课之前已经创建,但基本没有使用。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的影响,高校普遍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实践类课程“采写编评一体化”因此将实践平台调整为公众号。当时同时推出5个个人公众号,均由担任主编的同学以个人名义申请,“有Young周刊”是其中一个,也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

杨晓霞告诉记者,“有Young周刊”内容是对疫情时期的一种观察与记录,激起了社会的回响。2020年3月2日,“有Young周刊”推出第一篇文章《南京独立书店停摆的一个月》,充分展示了新闻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江苏媒体界朋友的肯定,阅读量过万。这篇报道后来在第二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上获深度报道优秀作品奖。此外,他们还关注疫情之下的媒体人与传播现象。杨晓霞说:“这些稚嫩又真诚的写作,体现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也因此赢得了认可。”

运作方式:体现时代的流动感

2020年“有Young周刊”团队一共9人,是按照课程选课名单的顺序强制组队的。之所以采用这种团队组合方式,是因为“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内含考核项目之一是协作,让同学通过切身体验领会“你不能决定合作伙伴的品质,但是你可以决定合作的方式”。

2021年,“有Young周刊”团队的人数增加到14人,因为课程公众号的数量减少了,每组人数都相应增加。由于每年参与运作的人不同,因此公众号的品质与风格均会出现变化。

作为一个课程公众号,其重点在于“人的体验”。杨晓霞团队并不希望公众号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的风格,因为参与实践的人与外在环境都是流动的,它应该充分体现时代的流动感。另一个不希望固化公众号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开放且持续运作的课程公众号,应该给后来者留出表现个性的机会与空间。

杨晓霞表示,首先,公众号“有Young实验室”的运营团队实行强制分组,希望同学们在与合作伙伴磨合的过程中,发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携手共进的有效途径,学会尊重他人,这也是新闻实践中的重要要求。其次,团队的构成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组员的定位不是固定的,每个人都必须经历采访、写作的基本训练,而编辑、排版的工作不做强制要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独特选题:热点冰点精准对接

在选题方面,“有Young周刊”有自己独特的选题标准,分为热点和冰点两类。“有Young周刊”主编尚嵘峥表示,从选题内容的角度概括为热点和冰点,热点如疫情的“第二落点”、鲍毓明案引起的争议等社会热点话题和母亲节、愚人节等节点性话题;冰点包括文化、思想、娱乐等方向的长尾选题。

从选题体裁的角度,参考《智族GQ》分为“GQ报道”和“GQ实验室”两个账号的设定,对此“有Young周刊”设置了两个栏目,即Report和Lab。在Report栏目,主要做严肃报道,主要策略是面对突发和热点新闻的选题;在Lab栏目中,则推出了漫画、数据新闻、研究报告等内容体裁,整体风格比较活泼。

杨晓霞告诉记者,学生在策划选题的过程中,老师会提供一定的建议,但这种建议只是一种“助推”。“我们的建议是温和而非强制的,最终选题做不做、怎么做,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至于怎么选择选题,总结下来主要是两点:一个是社会的关注度,即能不能吸引更多人注意、能不能引起共鸣;另一个是,作者的能力范围。如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是大家在选题过程中应该努力的方向。”杨晓霞说。(记者 李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