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秋天,在北京东单附近一条老胡同深处,年轻的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在一位85岁老人家里打开了一个陈旧的木盒子,也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他没有想到,自己此后会用20多年的时间去寻找一个在1937年就神秘失踪的的人,他叫方大曾。 今年是方大曾在抗战前线失踪的第83年,也是冯雪松寻找他的第21年,这么多年他从未停下脚步,他找到方大曾了吗? “其实,小方已经回来了!”冯雪松这样对记者说。 837张尘封的底片 背后是一个酷帅的青年 看到方大曾在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个人照片,几乎所有人都会惊叹:“真是一个又酷又帅的年轻人!”即使在今天,他看上去依然相当时尚。然而,我们和他其实隔着80多年的时光,他如果还活着,已经是一位百岁老人了。 回忆起和“方大曾”猝不及防的相遇,冯雪松坦言那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有一天在办公室突然看到有一个传真,是中国摄影出版社传过来的,说他们想做一本书叫《方大曾的故事》,说这个人失踪了,留下了837张底片在他妹妹手里边,他是一个抗战初期的一个战地记者。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底片”、“失踪”、“战地记者”这些关键词非常有吸引力。于是,冯雪松去拜访了方澄敏,方大曾的妹妹。“当时老人已经85岁了,看到我以后听说是要寻找他哥哥,瞬间眼泪就流下来了,眼泪流过她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让我感到手足无措,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对生离死别没有那么深的感悟。” 当陈旧木盒子中837张底片展现在面前的时候,冯雪松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都是黑白底片,装在一个粉红色的袋子里,我闻到那种发霉的味道,是时间窖酿的感觉,很沉静。” 循着这些底片留下的线索,冯雪松先是在图书馆里泡了4个半月,他惊异地发现至今还在各种媒体上转发的中国抗战经典老照片,尤其是卢沟桥事变的照片,竟然很多都是方大曾的作品,只不过没有人给他署名。 根据方大曾当年发表的纪实报道,冯雪松沿着他的采访路径走了2000多公里,寻找关于他的蛛丝马迹。慢慢地,这个被人们叫做“小方”的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穿过历史的尘埃,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他家境非常殷实,住在东单协和胡同,从小对新事物非常有兴趣。在七八岁的时候,家里给他买了一个小相机,到了17岁他对摄影已经非常熟练。他在中法大学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在中外新闻学社成为摄影记者。” 在同时代的人的记忆中,方大曾是一个阳光、健康的小伙子,他有着卷曲的头发和灿烂的笑容,被范长江称为“斯拉夫型青年”。他很热情,总是不知疲倦,是个非常单纯而真诚的人。 大家都叫他“小方”,他很喜欢这个名字,他说“小”就是谦逊,“方”就是刚正不阿,他想做一个谦逊又正义的个人。所以,“小方”就成了他的笔名。 有图有真相 最早的融媒体记者 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中华民族陷入危亡。炮火连天中,小方选择了和难民相向而行,所有人都往后撤,他却一个人往前走,如同一名悲壮的独行侠,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抉择?冯雪松从这些照片中找到了答案。 “通过小方留下的一些照片来看,他从小就登高爬低,喜欢冒险,喜欢新事物。他对英雄和正义感的人,从小从骨子里边崇敬。所以后来他走向卢沟桥,走向战场,尤其是遇到一个民族受到外族侵犯的时候,他的正义感油然而生。他挺身而出,走向第一线,要把真相告诉人民。”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小方骑着自行车只身穿越炮火,成为第一位到达现场的新闻记者,他用震撼人心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可是两个月后,他却永远失联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卢沟桥已经被日军包围,小方被日军截住了,他掏出一张名片给日本人,上面写着“中外新闻学社”。日本人以为他是西方记者,所以就给他放行了。小方在宛平城跟着一位姓余的警官巡视了一圈,拍了大量的照片,在卢沟桥的石狮子旁,背着大刀巡逻的二十九军战士进入他的取景框,定格为历史——这些照片后来刊登在《良友》、《申报每周增刊》等许多杂志上。这些是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的珍贵的第一手现场资料。 “可以说,小方是最早的融媒体记者,有图有真相,他在30年代的时候就这么干了。”冯雪松这样评价。正因为这样,他的报道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不屈形象。他描述伤兵从夕阳下走向战场,山下的战士看到了以后全都举起枪向他们致意,他说在看到这一刻时流泪了。 他在长辛店火车站碰到了金振中营长,金营长是最早跟日本人肉搏的军人,方大曾就拍下了金正中满身绷带躺在床上的照片。面对镜头,金振中强忍伤痛挤出一丝微笑,他表示因为他是军人,不能把痛苦留在照片里边。 小方的长篇战地通讯《卢桥抗战记》写了7000字,他怎么到的卢沟桥?当时他看到卢沟桥是什么样的?当时我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分析日本人是什么样一种状态,非常客观而详尽。 在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不足25岁,这句话几乎成为时代的预言,令人震撼,表现出一个优秀记者的敏感。而这敏感来自深入的采访,此前,他在绥远抗战前线独自采访43天,对中日战局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察。 神秘失踪83年后 小方“归来” 1937年9月,小方的行踪基本上是在保定,石家庄、大同,包括卢沟桥前线,图文报道不断发回来,很多读者都等着看他的前线报道。这些报道鼓舞了民众抗日斗争的士气,小方也成为当时很有名的记者。后来被新闻史学家方汉奇称赞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的小方与范长江,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成为同事,并肩战斗在抗战一线。 然而,1937年9月18号,小方在河北的蠡县寄出了最后一篇报道《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之后再无消息,他彻底和这个世界失联了。 “保定沦陷,方大曾一个人在前沿,很有可能在乱军当中牺牲了。但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还是有一点不甘心。所以我也是延续他们家人和他妹妹的这样一些愿望,一直在寻找。”冯雪松说,似乎这样找下去,就还有一线希望,觉得小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活着。 寻找小方这件事已经成了冯雪松“永远的选题”,在寻找的过程中,小方的故事逐渐被人们所知。“随着《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出版,我没想到在2015年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华社中新社都为他发了消息,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浮出水面。” 中国新闻史泰斗方汉奇先生也对小方非常关注,并对他高度评价,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战地记者终于在中国新闻史中有了他应有的位置。 “这些年,其实已经从寻找变成了追随,对正义和良知的追随,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方大曾这个名字,从这个意义上,小方不仅重新‘归来’了,而且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冯雪松说。 25岁的小方,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给时代的夜空带来了光亮,也给后人带来了启示。他是所有新闻人的榜样,他永远提醒着我们什么叫做“初心”。(记者 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