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11月8日是中国第17个记者节。全国各地举办活动,表彰优秀记者,探讨在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更好地履行记者的职责。 用专业性提升公信力 “记者一般不太重视自己的节日,很少把镜头对准自己。记者节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庆祝或者纪念,而是提供一个契机,让我们在一路奔波中暂时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们作为记者的身份,思考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记者。”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对本报记者说。 当今时代,互联网和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和“公民记者”涌现出来,专业记者的身份受到挑战。11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记者节专题对话活动,对话主题为“重新发现事实——全民皆‘记者’,记者做什么?”,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多位专家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所谓‘全民皆记者’,含义是每个人都有渠道发布信息,但信息不等于新闻,人人都有麦克风不等同于人人都是记者。”刘万永说,“‘记者’与‘非记者’的区别在于专业素养。记者应当用专业性建立公信力,为受众提供严肃的、高品质的新闻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兼新闻学院院长刘昶表示,众声喧哗的时代更凸显出专业记者的可贵。专业记者具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注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度,这些是非专业记者所不能比拟的。 用好文风记录新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一个时代的主题和气质,也必然有属于一个时代的文风。顺应历史潮流,引领时代风气,才能创作出时代需要的作品。”第14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许凌云在谈及改文风时说。 许凌云指出,文风体现的是作风也是品格。有形式主义的作风,就会有泛泛而论、夸夸其谈的文风;有官僚主义的作风,就会有吹捧逢迎、溜须拍马的文风;有享乐主义、奢靡浪费的作风,就会有花里胡哨、软靡浓艳的文风。反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会有真切感受、严谨详实;联系群众、体恤民生,才会有真情实感、活泼生动;锐意改革、勇于探索,才会有大胆泼辣、深刻鲜明。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寅表示,改文风要在“短、实、新”上下功夫,面对网络新境况,应当顺势而为,吸纳网络语言通俗、鲜活、趣致等特点,与传统规范表达相融合,打造一套适应网络生态的语言新系统。 用新手段讲好新故事 日前公布的第2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出品的视频访谈《习主席来了》(Who is Xi Dada?)荣获国际传播类一等奖。作为该视频的主创成员之一,人民日报社记者张建波坦言,这个只有3分26秒的微视频能够大获成功,得益于中央厨房的机制、创意与精心策划。 张建波曾任人民日报社非洲中心分社记者,从2015年全国两会起开始参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工作,参与策划制作了一批生动新颖的视频和Html5作品。“从采访一线到媒体融合工作一线,工作内容有所变化,但我的使命没有变化。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张建波说。 刘昶指出,媒体融合发展对新时代的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记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记者要做到‘一专多能’,既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专业性做到极致;又要掌握新技术、新手段,能够从事融媒体报道。” “无论媒体怎样融合,都要坚定正确立场,坚持职业操守,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张建波表示,记者应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创作更多有温度、正能量的新闻作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