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 奖项评选 > 中国新闻奖报送 > 最新动态> 正文

获奖者说 | 新闻评论如何避免“泛道德化”

2015-12-22 09:49:06 来源:中国记协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面对当前中国舆论场上一些评论“泛道德化”的倾向,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在各种观点激烈交锋中挑起大梁?今天,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评论《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作者、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要闻版主编范正伟和我们分享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媒体有责任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从城管现象、PX项目建设,到爱国主义、中美俄关系,当今中国舆论场上总是有正反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种“条件反射式”评论,往往超越了问题本身,不是从问题出发,而是凭借个人好恶、先入为主;是先有姿势、后谈知识;是先有结论、再到论据。仔细分析,背后往往是所谓“正义”,认为自己占领了道德高地,就可以居高临下、不容分说、真理在握。

然而,倘若只有缺乏思考的道德表态,不仅于事无补、也会审美疲劳;而以道德绑架一切,则会混淆是非、将问题浅薄化。换句话说,热衷于姿势正确、挥洒着廉价眼泪,并不能真正认识并解决问题,甚至还会走向问题的反面,正如伏尔泰那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来看,仅仅诉诸于道德、将一切问题道德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如果道德评判成为“泛道德”评判,就可能妨碍国民理性思维的增强、国民健康心态的塑造、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无论从影响力角度,还是专业主义要求,相比于普通网民,媒体更有责任避免这种“泛道德化”倾向。说严重点,媒体人不能在智力上懒惰,更不能在品质上投机。

不能把事实作为观点的“佐料”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对待同一个话题,有不同观点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问题还没搞清楚就想象一个事实,或者截取自己喜欢的部分事实,让事实成为观点的“佐料”,新闻评论就会成为无根浮萍,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忽左忽右。

我们常说“真善美”,“真”是“善”和“美”的前提。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令人发指”的新闻刚出来,媒体一哄而上,义正辞严的批评、一腔热血的声援话音未落,新闻剧情就发生逆转,除了尴尬不说,还会损伤媒体的公信力、道德的感召力。

当然,随着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媒体在时效的压迫感下,有时候不得不对事实作出快速判断。但即便如此,我们并非没有选择。比如,至少可以明确一下消息来源,而不是盲目追求“首发”;至少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味追求“新奇特”。还要明确,任何价值判断和利害判断,都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对事实的健全判断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事实观,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而成熟的价值观。

恰当评判离不开专业素养的支撑

随着社会事务的公共化,我们今天要对更多的问题发表意见。对媒体人而言,这是一种机遇,但也不无风险。PX项目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恒大违约在法律上怎么看?中国的物价到底高不高?反对“狗肉节”到底对不对?高调慈善是利大还是弊大?消防人员职业化可行不可行?……所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专业判断,如果只是简单的好恶观感、鸡汤评论,外行会腻味、内行会耻笑。

新闻有专业,同时也要敬畏其他专业,并时刻对“新闻无学”保持警惕。法律、政治、经济、环保……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凝结了人类的智慧,也总结了人类的教训。判断一个问题,如果能有内行的视角和视野,就不会隔靴搔痒,而能直抵本质。实现新闻评论的转型升级,除了改变“话语体系”,还要完善“知识体系”。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辨是非、后说利害。如果说事实是道德大厦的基座,专业就是道德大厦的钢筋。让情感与理性共鸣,让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辉映,让专业表达和专业判断结合,我们的道德追求才不会是空中楼阁、表面繁荣,我们的评论才能真正涵养社会理性、夯实道德根基。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