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前一段时间跟朋友吃饭,聊到了当下最火的真人秀。朋友10岁的小女儿抬头不屑地说:“都是演的,为了出效果。”我们都大赞她聪明机智、童言无忌,但是现在,她的话可能要修改一下:没错,真人秀都是演的,不过要往好了演。 就在近日,广电总局举办了真人秀培训班,邀请冷淞博士担任讲师,培训对象是全国卫视总监级负责人及节目制片人,也邀请了部分节目制作公司的负责人。按理说,真人秀本应是公司行为,而且术业有专攻,还是让中戏、北影来教会合适一些吧。仔细一看,冷博士教的是真人秀类型选择与制作技巧——针对近期类型丰富、此起彼伏实则关键词只有“明星”与“户外”的同类节目。 我私底下觉得,真人秀作为娱乐节目的一种,在收视率和广告上竞争没有原罪,但是盲目跟风,不管是否切合实际都争先恐后地引进,特别是旁观他人节目成功后蜂拥而上,这样的思路有些短视。真人秀首先得求真,可如今达人秀往往连吹带蒙,情感类耸人听闻,歌唱类挑战性越来越小,户外类几乎只有星星点灯…… 专家的意思是:“电视风向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才能避免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危机和市场的雪崩式垮塌……极端性的选择肯定会出现巨大的供需不对等问题。”很明显,在一个还较少创新、模仿居多的行业里,政策调控不可避免。即使电视台如何买节目、制作节目是自愿的事,但毕竟目前尚属公共资源,寓教于乐仍然是基本原则之一。另一方面,观众爱看不等于受益,某些户外真人秀除了明星猎奇,实在缺少保留价值。 专家意见可以让专业制作人士开拓思路——其实主要是“专业引进人士”,所以他们擅长的多是如何适应环境,而不是一点一点地改变环境。冷博士的培训鼓励的是原创,要原创就需要分析成功者的经验,他对综艺节目趋势、欧美模式和韩国模式、真人秀风格的总结值得从业者学习。迄今为止,各卫视也算是殚精竭虑、上下求索过,也有无数的实战经验,该如何做其实是自己确定的事,专家的高屋建瓴顶多是个方向。 我记得好多年前有个相声演员自我辩解说:相声就是图大家一乐,要歌颂什么、讽刺什么、教育什么都是过高要求。意思是教育归学校归家长,相声演员就管说相声。嗯,逗人一乐的确很难,但逗人一乐而且寓教于乐不仅有人做到过,而且形成了风格。 所以,行行都相通,做得更好才是目标。 (叶倾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