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2013年春节以来,厦门市的的士业拒载、绕道、议价等行业乱象突出,扰乱了正常营运持续。市民不满意,社会各方高度关注。3月12日,厦门晚报开辟“聚焦的士乱象”栏目,追踪各方动态,全方位、多方面报道乱象典型事件、主管部门整治行动、乱象形成背后原因分析及出路探讨等系列报道。并在整治效果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与海峡出租汽车公司推出“车美人更美”系列报道,传递了正能量,深受读者好评。 在面对大事件报道的情况下,如何策划好、报道好?笔者认为,既要往“上”走,多跟主管部门联系,深入采访,才能掌握高度;更要多往“下”走,关注一线动态,才能挖掘到新闻“富矿”,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参加会议要抓住核心细节 跑时政新闻,免不了参加各部门的会会议,但每场会都会有不同的特点,记者都要到会,认真记录,及时捕捉新闻点,不能只做一个简单的听众。 俗话说得好:“记者就是出门跌倒了,也要抓把沙子带回来。”2013年3月11日,市交通运输局召集岛内8家出租车企业负责人开会,分析当前行业存在乱象的原因,探索解决的问题的办法。显然,短时间内遏制乱象,只能从标上着手。可是,一些企业负责人发言时,老是抱怨路堵、起步价低等客观因素,不从自身找原因。会上市交通运输局黄书记火了,直接批评相关部门工、企业管理不到位,还下达一个“死任务”——整治乱象,20天内根本好转。采访中我抓住这一细节,次日以《20天改变出租车市场乱象》为题整版报道,传递主管部门的态度。紧接着,我与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市运管处等单位执法人员,不分昼夜,明察暗访火车站、机场等的士乱象的高发区,推出“聚焦的士乱象”的栏题,及时报道查处拒载、绕道、议价等典型案例,行动形象地报道执法现场动态,形成严打违规乱象的高压态势。另外,本报还及时开通互动平台5589999,让市民讲述碰到的极品的哥。 多方采访找解决问题出路 随着专项整治的进行,出租汽车企业也动起来了,纷纷派出专人到火车站、轮渡、机场等乱象高发区维持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主管部门打击乱象。在采访主管部门领导、现场维持秩序的企业负责人、一线的哥的姐后,他们反映是交通拥堵,成本过高以及驾驶员流动过多等因素导致此次乱象突出。 偶然获悉原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庄威也正关注这个话题,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些独特见解。我马上主动与他联系采访。在接受记者专访一个小时内,庄威从多方分析,认为总量控制和劳资矛盾突出是造成乱象的根源,而解决问题可借鉴“台湾模式”,稳步放开出租车市场,让优秀驾驶员开自己的出租车,走个体经营,回归出租车是出行工具的本来面目。尽管话题敏感,但报道后,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在盈华出租汽车公司采访,一名负责人说,他最近一直关注厦门晚报的报道,感觉跟别家不一样,从报道乱象,走到解决乱象的路上来,站的更高。 深入基层可发现新闻“富矿” 在主管部门和企业各方努力下,出租车行业乱象有所好转。记者深入海峡、盈华等的士大佬级公司采访,他们车多达千台,一举一动,可以对整个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与海峡出租汽车公司书记高梅交谈中,她透露想开展“车美人更美”评选活动,但不知该怎么宣传好,怎么能够鼓舞驾驶员士气,重树行业的良好形象。我及时抓住这一信息,与她协商,策划了“车美人更美”——海峡“金牌标杆车”系列报道。连续报道6位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好的哥,他们当中有开了5年的士、跑了100多万公里的车,看起来跟新的一样;有把车里外擦得一尘不染;有热情服务,被乘客评为“最靠谱的小红旗”,深受乘客们的好评。 跑新闻,在采访中走得越多,采访越扎实,思考得越深,稿件就越有看头,有细节,有情节,也容易出独家;而没有采访,不到基层多走一走,光靠材料堆成的稿件,就硬梆梆的,没有可读性。 (厦门晚报记者 王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