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要呈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必须和基层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和人民站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对于大陆涉台新闻来说,贴近两岸群众,更属必要,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在现实环境中,更显得意义重大。 以目前大陆涉台新闻来看,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类:一为台湾岛内新闻,二为大陆发生的两岸交流新闻。而新闻的受众,两岸民众均涵盖在内,具有特殊性。对于台湾岛内的新闻而言,目前大陆驻台媒体每天均有大篇幅报道,将台湾岛内的最新动态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大陆民众。除了向台湾媒体取得新闻素材之外,大陆媒体还应当更多地“走基层”。了解台湾民众的所思所想,对台湾社会的脉动有清晰的把握,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喧嚣浮华。 以笔者而言,驻台期间曾经前往台中、南投、台南等地采访,了解台湾中南部的中小企业在后ECFA时代的生存状况,以及开拓大陆市场的情况,采访包括茶叶、糕点、机械、电脑等当地企业,了解台湾本土中小企业以及企业接班人对于两岸经贸交流的真实感受和未来规划,全面掌握台湾中小企业脉动等。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台湾中南部民众对两岸关系最朴实的看法,即只要对自己改善生活有利,他们对两岸交流均乐观其成。这一基层最有力的声音,通过对基层业者的采访呈现出来,无疑比空谈高论更有说服力。 “走基层”倾听民意十分重要,但又要和一般的浮光掠影的皮毛之作,做有效之区隔。“走基层”不是先入为主,也不是关注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细节决定成败,对企业运营如此,对新闻的谋篇布局亦然。 笔者一次在台南采访期间,适逢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当天,当地宫庙举办台南独有的“十六岁成年礼”,笔者亦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在宝岛台湾之传承发展,并对此做了新闻报道。恰好台南正极力打造爱情城市概念,台湾和厦门媒体亦在策划厦门百对新人赴台度蜜月,笔者也就先期情况采访了台南市当地的主管单位。这两组新闻既有基层民众的声音,亦有主办单位的观点,从细节处延伸出两岸交流中最基层的声音,朴实亦有力。 转作风最主要就是从精神上,对“走转改”有正确的认识。新闻的本质在于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任何事情脱离了基层民众,必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新闻工作尤其如此。 “走基层、转作风”,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改文风”,改掉八股文风,改掉高高在上的积习,用民众最熟悉的语言,更容易实现新闻的传播。在目前新媒体空前发达、自媒体方兴未艾的情形下,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有趣的表达方式来吸引观众。“走转改”当中的“改文风”,不是用低俗代替通俗,而是用生动代替僵硬。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让邻居老太太明白自己诗中的意思,不惜对自己的诗数易其稿,最终成就盛唐诗人之美誉,传诵千古。从古至今,只有贴近民众的题材和文风,才能流传千古。现代新闻工作也是如此。用八股文风来片面说教,乃是新闻工作的大敌。通俗的语言、简洁的表达,正是新闻达到最大传播效果的利器。 涉台新闻肩负着两岸交流的历史责任,每一个细节都不可疏忽。在涉台新闻中读懂两岸,“走转改”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走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正是新时代对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新闻行业永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