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 传媒人> 正文

军报社长孙晓青:推进报网融合 提升军事新闻传播力

2011-11-30 17:01:19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孙晓青简介:

  孙晓青,祖籍山东,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969年5月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国营农场,1970年3月入伍,在云南思茅军分区开始学习新闻写作。1977年5月进解放军报社帮助工作,翌年年底正式调入。1980年初调总政办公厅工作。1985年7月回军报任体育记者。1993年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解放军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时事部主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南疆军区副政委等职。2005年1月任解放军报总编辑,2010年1月任解放军报社社长至今。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坚持正确导向,注重求真求新,信奉文无定法,追求有效阅读。常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自励。一组时政评论、一篇新闻论文分别于2000年和2008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著有孙晓青体育新闻、文学作品选《留在体坛的记忆》、《飘过军营的号声》、《撼动王座的旋风》3部。

孙晓青社长近照

专网记者:很感谢孙社长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近年来,中央和军委总部领导对利用新兴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高度关注、十分重视。2006年初纪念军报创刊50周年时,胡锦涛主席亲临中国军网,了解网站情况,还亲自上网操作,中国军网也成为胡主席视察的第一家国内新闻网站。请您介绍一下解放军报社在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报网融合的实践中有哪些新体会、新共识?

孙晓青: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解放军报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两报、两网、五刊、三社、一个手机报的综合传媒平台。面对时代变革大潮,军报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和军委总部领导的指示精神,立足军事新闻传播实践,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网络快速发展的新特点,在推进报网融合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6年1月,胡主席亲临军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坚持用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推进报网融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成为全社同志的共识。2008年6月,胡主席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深刻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按照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我们适时提出“以报纸为基础,以网络为牵引,通过报网融合打造现代军事传媒旗舰”的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报网融合。  去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军报随即启动应急机制,前方报道组数十位记者同时撰写文字稿件,拍摄现场图片,录制视频新闻,并在野外设立直播点,单日视频直播超过8小时。去年12月,报社又派出精干队伍,对“打通墨脱公路的最后瓶颈——嘎隆拉隧道工程全线贯通”进行现场报道,此次报道以视频直播为主体、现场访谈为支撑、焦点新闻为引导、信息资料为纵深,探索采用多媒体、全过程、大纵深、多角度等手段,通过《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等媒介实施全方位播报,创军报历史上多项第一。还有近年来军报的两会报道,都做到了文字、图片、网络、视频等立体发稿。  今年5、6月间,军报组织了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首次投入使用全媒体直播车。这一大型采访活动历时57天,途经16个省、直辖市,踏访几十个红色旧址,在军报上推出了60个系列专版、300多篇文字稿件和220幅图片,国防部网、中国军网推出了120多条视频、2200余篇文字稿件和3000多幅图片,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全媒体传播范例。借今年8月1日国防部网正式上线和中国军网新版亮相之机,中国军网推出一个全新板块:“军网新天地”。其内容包括由记者部打造的记者频道、时事部打造的天下军事频道,由“青春方阵”专版编辑经营的青春频道和“读者之友”专版编辑经营的读者频道。过去专事办报的编辑记者依托纸媒、跳出纸媒,开始到网上“圈地”,不仅为自己掌握的大量冗余资源找到了出路,丰富了网上内容,而且强化了自己用网、办网的意识和技能,促进了军报编辑记者队伍的全面转型。

  2011年“十一”长假期间,孙晓青社长深入第二炮兵某部采访,带头参加“走转改”活动。图为孙晓青社长为参加长跑比赛的官兵鼓励加油。

专网记者: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新兴媒体的挑战,报网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从军报报网融合的实践看,您认为应着力解决好哪些突出问题?

孙晓青:报网融合的探索既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潜力,也暴露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不适应,编辑记者习惯于写稿单打一,只盯着报纸,不善于运用多媒体及时传播信息;知识储备不适应,特别是对网络知识知之不多不深;能力素质不适应,难以应付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成稿速度慢,缺少倚马可待写急就章的高手;采编机制不适应,编辑部在处理记者稿件时,没有完全打通报网界限,资源并未充分共享。  这些问题表明,我们目前的报网融合还停留在有限的互动阶段:报纸和网站作为两个独立的新闻生产部门简单联动,纸媒编辑记者的参与度不高,自觉性不强,整个编辑部的运行机制也缺乏将报纸和网络两个主体合并成一个媒介形态的支撑,远未形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所以说,我们目前的努力只是报网互补,未来的融合才能真正完成对传统媒体脱胎换骨的改造,并通过这个新平台把军报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在报网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吸纳的不仅是网络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更是其注重受众需求和体验的观念及互动优势。网络传播的实时、交互、多媒体等特点,正是为了满足受众接收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主体性要求和多样化要求。如果融合仅仅只是注重技术开发而不是转变观念,不是确立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那么“融合”的结果受众肯定不会“买账”。此外,新闻采编流程的报网融合改造,需要一个能糅合报网不同需求的新型全媒体采编系统,对于军事传媒报网融合建设而言,尤其需要加强特殊条件下应急传稿和全天候发布能力建设,并把采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作为重点突出出来。  总之,直面全媒体挑战,推进报网融合,对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是“报人”还是“网人”,大家都是全媒体传播的“新人”,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踏上全媒体传播的新征途。

专网记者: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作为全媒体传播的“新人”,我们应该如何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军报在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孙晓青:发展的要义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我们积极适应报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在打造全媒体人才方阵中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例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宣传报道中,报社为摄影记者配备了随拍随传的设备;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利用宽带无线电通信系统,实现了在野外移动条件下的全媒体直播报道;在“嫦娥二号”发射时,国防部网、中国军网在北京和西昌两地借助无线传输实现异地同步直播;去年的两会报道中,国防部网、中国军网又一次进入解放军代表团驻地,联合纸媒记者共同策划主持“两会会客厅”访谈节目;特别是鼓励纸媒编辑记者到网上“圈地”,直接介入办网,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队伍向全媒体转型。可以说我们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开展了一些业务报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围绕报网融合举办了一次全军性的军事新闻论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着力提升当代军事新闻人的全媒体素养。

伴随着这些探索和尝试,《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锻炼了一批准“全媒体”记者编辑,积累了一定的全媒体传播经验。但依靠这种即时“转型”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军事新闻传播才能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实践诉求。

孙晓青: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时代,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舆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胡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我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军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大力改进和加强我军的对外军事宣传,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改进对外军事新闻传播,我认为首先必须正视两个事实。

  其一,当今世界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不会很快改变。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等西方媒体垄断着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信息传播;世界上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大约有80%来自西方大通讯社;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100倍。在新兴媒体网络传播领域,美国等西方国家优势更大。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首先,强势媒体由西方控制,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老牌传媒每天播发、刊登大量涉及中国的负面报道,影响世界舆论,我国媒体在对外宣传上则显得势单力薄,难成气候。其次,议程设置由西方掌握,他们今天抛出“中国威胁论”,明天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后天又说中国军队“好战”,我们则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第三,传播渠道由西方把持,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他们以英语优势和科技优势包打天下,我们的声音发不出、传不远,有口难辩。  其二,不断丰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为塑造我军形象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进入新世纪,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越发频繁,特征越发明显。仅最近几年,我们记忆的“硬盘”里就存储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包括:抗击雨雪冰冻灾害行动,重大抗震救灾行动,执行制止暴乱、维护稳定任务,参加支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任务,以及多次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目前,我军至少还有三项重要涉外任务已经常态化,即: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常态化,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出兵最多;在国内或境外与外军进行联合军演和联合训练常态化,涉及国家包括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泰国、中亚五国等,甚至还有北约成员国;始于2008年底的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也常态化了,至今已不间断地轮换了10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许多事件,无论是盛大庆典还是重大灾难,每一次都因为事涉全局和媒体聚焦而形成社会热点。尤其在重大行动中,我军履行职能越充分,通过媒体传播越广泛,自身形象的展示就越彻底、越真实。

面对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常态化,加强和改进对外军事新闻传播已是水到渠成。我们面临的任务是:以我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为基础,以公众需求和科技发展为两翼,通过改革创新、资源整合,切实提高军事外宣能力。

专网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重视从战略层面认识舆论战,借助全媒体传播展示军事实力,传递军方声音。请您谈谈对国家舆论斗争的看法,军报在其中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孙晓青:国际舆论斗争的实质是形象塑造——要么自我塑造,要么被别人塑造;自己的形象自己不去塑造,就只能被别人塑造。很多时候,保持沉默往往就是失语,就是放弃对自己真实形象的主动塑造。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但是这种塑造不会是单方面的,总要有人出来作对。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就很典型。那是一起民族分裂分子制造暴乱、杀人放火的严重事件,武警部队执行的是制止暴乱、维护稳定的任务。互联网上有人公然制造假新闻,说闹事僧人是武警士兵装扮的,并且播发一张照片作为“证据”,企图往我武警身上栽赃。然而正是这张照片,让我们找到舆论反制的突破口。当时,军报记者柳军和李敬坡正在武警西藏总队采访,他们了解到的事实真相是:2001年夏天,武警西藏总队二支队四中队官兵为协助拍摄电影《天脉传奇》而借来袈裟作道具,照片上一群武警战士抱着袈裟的场面,反映的正是当时的情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记者和武警西藏总队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在照片上标注出11名官兵的姓名以及他们哪一年转业退伍等事实,证明拿这张照片说事儿无异于“关公战秦琼”,时空大错位。照片在军报刊出后,谣言不攻自破。该报道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如果把塑造比作国际舆论斗争的起点,那么传播便是重要的中间环节。以《解放军报》为例,这份主要面向军内指导工作的纸质媒体,读者对象有限,传播渠道单一,相对于电子媒体有一定弱势,但它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地位又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优势,即权威性和可靠性。在海外对中国军事新闻的关注中,很多信息均援引自《解放军报》。尽管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在几秒钟之后便成为互联网的共享信息,但日复一日的“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发布”会打造一种更加深刻的影响力。军报要想在传播领域扬长避短,关键时刻让中国军队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除了文章本身必须有独到见解,的确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言之外,还要学会借力,即“借船出海”,通过自身的报网融合以及同其他媒体的协作,强化我们的主流权威优势,拓展我们的有效传播渠道。

当然,塑造也好,传播也罢,最终目的是影响。我们从正面解释中国,说明中国,或者以论争的方式批驳谬误,为中国辩护,除了维护自身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以外,还蕴含着一种期许,即:用我们的和谐理念影响世界,改变霸权横行、弱肉强食、民族纷争、战乱不断的可悲现状,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我们应当借助中国的和平崛起,更加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各种传播技巧,通过塑造和传播中国军队的真实形象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担当起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和谐理念影响世界、推动历史的重任。

孙晓青: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军报全体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有了新的提升,政治水平、办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传播能力有了新的进步,受到部队广大官兵和业界同行的好评,也得到中央和军委总部以及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军报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整体转型步伐不够快,与媒体变革的大趋势不相适应。二是舆论引导能力不够强,与各类媒体抢占市场、争夺话语权的竞争态势不相适应。三是有的同志思想作风不够端正,与军委、总部和部队官兵的殷切期望不相适应。四是采编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与打造“军事传媒旗舰”的目标不相适应。面对这些不足和差距,我们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突出抓了以下4个方面。  第一,以文风的改进适应读者的需求。我相信没有人愿意看枯燥无味的文章,也没有人能拒绝美文佳作的诱惑。仔细分析一些受到关注和好评的稿子,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问题抓得好,要么文章写得好。所以,我们要想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影响力,首先文章一定要有内容,不空洞,而且写得漂亮。千百年来,各种文本汗牛充栋,只有美文流传下来,其他的都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文风对于文章的传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以文风的改进牵动作风的转变。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下发后,解放军报社党委高度重视,结合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把这项活动作为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的重要载体,作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延伸,作为全面锻炼编辑记者队伍、改进采编作风的重要抓手,精心制订实施方案,社、部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采访调研,开设多个专栏、专版、专题,推出一批鲜活、生动、有份量的稿件,形成规模效应和宣传强势。至目前,已有30余名社部领导、60余名编辑记者参加了“走转改”活动,这一规模在近年来经常性报道工作中未曾有过。“以好文风促进作风,以好作风改进文风”在报社上下蔚然成风。  第三,以文风的改进激发学习的欲望。“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当我们寻求突破和变化时,或者想做一种不同以往的表达时,我们往往会觉得知识不够用,文采难展现。可见能不能有所突破,取决于知识储备如何。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学习。对于报人来说,学习没有到头的时候,知识没有够用的时候。尤其是现在,我们不光要学习各种知识,还要掌握各种本领,特别是网络时代善于用网的本领。网络时代的记者,不是单一的平面媒体记者,应该既能够写,也能够拍;既能够写文字稿,也能够做音频视频。现在平台多了,我们的记者也应该是复合型、全能型的。我们提出的“全社办网”这个口号,实际上也是对记者素质的拓展提出了新要求。  第四,以文风的改进提升报网宣传质量。报网宣传质量的高低,标志是什么?核心标志是影响力,包括对部队、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力。新闻传播有一个同受众语言对接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才更容易让人接受,也关系到文风问题。在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时代,要想改变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状况,确实需要我们在改进文风上下功夫,并以此为突破口,研究写作,改进写作,真正把我们的军事新闻做得更快、更新、更活、更实,把我们的军报军网办得更好看、更有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军报军网对内对外的影响力。

专网记者:您曾经把军报推进报网融合的创新实践,形象地比喻为“二次创业”,您是怎样看待“二次创业”这一问题的?

孙晓青:我在学生时代曾经读过一篇课文:《梁生宝买稻种》,由此知道了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更学会了一个迷人的动词——创业。创业创业,创办事业,核心是一个“创”字。即: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白纸作画,描绘新图。创刊于1956年1月1日的《解放军报》,也蕴含着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听老一代军报人说,编辑部最早曾挤在前门外的一家大车店里办公,拼好的铅字版用钢板托衬着,每天靠三轮摩托车送到印刷厂。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军报走过了初创时期。1977年我调进报社时,唐山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抗震救灾的地震棚还散落在军报大院内,无声地讲述着前辈的敬业与艰辛。  如今条件好多了,然而我们却遇到全新的挑战——继电视冲击纸媒之后,网络似乎又在扮演纸媒终结者的角色。面对挑战,我们采取了报网融合的应对之策。不言而喻,这也是一种创业,是传统报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而主动向新的传播领域的拓展和进军。  改革呼唤改革者,创业需要创业人。55年前,军报老前辈历经风雨,创办了享有盛誉的中央军委机关报;55年后,军报新生代面临媒体转型的新挑战,同样需要一批善于学习、勇于开拓的创业者。为此,我们在提出“以报纸为基础,以网络为牵引,通过报网融合打造现代军事传媒旗舰”的思路之后,又叫响了“靠学习推进报网融合,靠奋斗实现二次创业”的口号。同前辈当年创办军报相比,今天的二次创业起点更高、舞台更广、机会更多、难度更大。不过,既然网络传播已经构成当今重要的舆论生态环境,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有谁能够拒绝这种挑战呢?为了提升军事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时代的选择。